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77444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7
《摆正公开课与常规课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摆正公开课与常规课的关系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臧晓祥212400【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现代教学媒体支持下的“公开课”出现,如何把“公开课”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常规课教学中来,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对公开课与常规课二者之间课型,即“常规型公开课”的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公开课常规课常规型公开课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现阶段课堂教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不论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应围绕这一点来展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现代教学媒体支持下的“公开课”在这些方面作了不少有
2、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如何把“公开课”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常规课教学中来,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把公开课中获得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常规课教学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公开课的作用,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使公开课更具实效性和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反之,脱离教学实际,一味追求表演性的公开课则会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入歧途,使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形式。怎样才能做到把公开课的研究成果有效地运用到常规课中去,把每一堂常规课都上成精品课呢?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常规课与公开课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公开课与常规课通常是根据课型的不同来划分和界定的,由于
3、各自要求和侧重点的差异,导致二者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学片断的公开课,是课型研究的一个缩影,其研究问题的选择是多样化的。但更多的是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典型的课例研究,综合运用现有的各种最好的教学设备,探究在现代课堂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如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等。因此具有准备时间长,备课组、教研组共同讨论、集体研究,反复探索、多次试验,表演性强等特点,是现有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研究课。4而常规课更多地强调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标应完成的每一堂课。是每一个教师最基本的也是
4、最主要的工作。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通常要求教师独立完成。且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来完成教学设计,这就决定了常规课不可能像公开课一样准备和实施。由于常规课与公开课的这一些差异,导致不少教师对公开课在形式上的特点过多指责,认同感不高;常常人为地割断二者联系,使公开课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和价值。公开课与常规课二者主次不同,但对同一个教师而言公开课是该教师常规课教学特点的集中展示,代表和体现着该教师教学的最高水平,是该教师在常规课中不断探索完善和积累的结果。因此,公开课是一个教师常规课教学经验的升华。对教师常规课具有极大的指导性和借鉴性,即对人认识和实践的
5、启发性。只有抓住公开课展示出来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的成功之处,来指导常规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之,对于公开课形式上的照搬模仿,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公开课与常规课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在教学指导思想上都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在教学原则上都必须遵循目标导向性、主体性、面向全体、知情并重、开放性等原则,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去体现和展示这一些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由于教学条件的不同,教学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必然导致二者存在不同的差异。(1)从教学的前期准备看,公开课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教研组众多老师的共同研讨,所花
6、费的时间和精力巨大。据保守估计,准备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所花费的时间至少在10小时以上,而实际工作中每位教师每周所要准备的教案大约在五至六个,几乎每天准备一个教案,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其它工作。(2)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和操作看,公开课通常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如CAI课件、投映、录像等,而常规课通常具备的条件是投映、黑板、粉笔。(3)从后续效果检查方式看,公开课常常使用特定的检测,如问卷调查:常规课很少对每节课进行测试,一般通过期中或期末的教学测试来考察。(4)4从探讨和研究特性看,公开课强调对教学的每个环节,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反馈等各环节的精心分析比较,寻
7、找一种最优组合,启迪性、借鉴性更突出。而常规课则更强调突出某一方面或主题,如学生主动参与,或充分的思维训练等。更强调在现有的条件去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因而实践性更强。因此从影响上看,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影响更大,对许多教师的常规课教学具有指导和启迪的意义。但是,公开课呈现出的上述特点,不论是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后续效果的检查方式还是探讨和研究特性都是常规课难以做到的。因此,强调公开课的价值和作用,并不是否定常规课的重要意义。相反,要充分发挥常规课的意义,就应着重分析课对常规课的启发性和借鉴性。把公开课中众多的研究成果都要通过常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