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近代以来日俄关系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近代以来日俄关系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走向戚超英王志坚(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教室,辽宁大连116018)[收稿日期]2002-05-14[作者简介]戚超英(1958-)男,吉林长春人,大连舰艇学院政教室副教授。王志坚(1969-)男,吉林长春人,国防大学硕士研究生。[摘要]近代以来日俄关系的发展道路是十分曲折而复杂的。两国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的敏感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其中,领土问题是制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两国关系的改善也受到日美同盟的牵制。但尽管有这些障碍,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与日本仍将继续发展和扩大彼此间的合作关系,这是由双方的国际战略、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所决
2、定的。这一趋势有利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关键词]近代;日俄关系;演变;未来[中图分类号]K313;K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93(2002)02-0031-05近代以来,日俄关系的发展跌荡起伏,既有利益矛盾尖锐最后导致战争爆发的动荡时期,也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较为稳定时期。每一时期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都与双方的国家利益及国家战略目标有直接关系。从1904年的日俄战争至今的近百年间,日俄关系的发展变化一直受世人瞩目。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中,日俄关系更有着超越双边框架的地区性、全球性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
3、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二战结束前的日俄关系(1904-1945)1904年,沙俄和日本为了争夺在华权益,也为了进一步攫取在东北亚的利益,两国间爆发了日俄战争。在这次战争期间,日俄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极端对立的敌对战争状态;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一与俄国共同参加了对德奥等同盟国的作战,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日俄之间是盟友关系,处于共同对敌的协约友好状态。但在战争期间,俄国于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护十月革命的胜利,争取时间巩固政近代以来日俄关系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走向31权,俄国退出了协
4、约国。而此时日本追随美国于1918年至1922年出兵西伯利亚,对新生的苏维埃国家进行武装干涉,这期间日苏之间又重新处于一种战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作为法西斯轴心国的一员与反法西斯核心国苏联实质上一直处于敌对状态,1938年和1939年,日本多次对苏联进行武装挑衅,并先后发动了张鼓峰和诺门坎两次较大规模的对苏进攻,但两次均以日本的惨败而告终。二战末期,苏联根据雅尔塔决议于1945年8月9日废除了1941年签订的5日苏中立条约6,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彻底击溃了日本关东军,随后收复了千岛群岛并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整个二战期间,日苏处于对立的战争状态。二、冷战时期的日
5、苏关系(1945-1991)二战结束后,日本积极追随美国,采取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50年代初期,通过签订5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6和5日美安全保障条约6,使日本成为美军在远东的前哨阵地,日苏之间的关系处于严重对立状态。50年代中期,经济获得恢复的日本出于加入联合国及重新走向世界的考虑,急于同苏改善关系;而苏联为了减小美日军事同盟对其东部正面所造成的压力,也想缓和同日本的关系。基于这些考虑,双方在1956年发表了联合宣言,苏联答应待和约签署后将色丹和齿舞归还日本。此后,双方加强了交往,两国之间的关系趋于缓和。[1](P409)但由于美国因素的影响双方关系进展缓慢,1960
6、年由于新5日美安保条约6的签订,双方的关系再度恶化。进入70年代,远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苏对立,中美建交,苏联于是增强了在远东的军事部署,扩大了在北方四岛上的驻军规模,修建了海空基地,在日本附近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同时,苏联以越南为据点,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直接威胁日本的海上通道安全,两国关系处于极端紧张的状态。日苏关系的这种/严冬0期,[1](P410)直到80年代中期仍无明显改善。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新思维0,随着美苏、中苏关系相继改善,苏对日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和调整。戈尔巴乔夫于1986年和1988年两次在关于新亚洲政策的讲话中都强调
7、了日本的国际作用,希望/苏日关系纳入正常发展轨道0。而日本也认为,苏联的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基本思想已发生变化,因此双方恢复了外长级定期会晤及设立了副外长级常设磋商机构。日本虽仍坚持收复北方四岛,但在发展两国关系中开始强调采取灵活的态度,均衡扩大关系,在谋求扩大经济领域合作的同时,寻求解决领土争议的途径。总体来讲,冷战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霸的战略,一直将日本视为美国反苏战车的附庸和走卒,与日本的关系更因北方四岛问题而陷入长期僵局状态。而日本的对苏关系也始终保持在低调水平上,两国间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对抗状态,这期间虽偶尔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