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ID:36113416

大小:6.5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5-06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_第1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_第2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_第3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_第4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半透膜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玻璃纸)组成条件图解植物细胞渗透系统渗透作用模型项目S1=S2S1>S2S1<S2浓度差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水分进出平衡,液面不变细胞吸水;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漏斗内液面上升细胞失水;可发生质壁分离漏斗内液面下降渗透作用发生细胞液(S1)与外界溶液(S2)之间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体系(S1,S2)组成条件植物细胞渗透系统渗透作用模型项目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N现象及结论NM溶液浓度烧杯内漏斗内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不变蓝不变蓝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变蓝

2、变蓝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变蓝不变蓝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不变蓝变蓝结 论漏斗内盛碘液烧杯内盛淀粉溶液分析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花冠细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大,表明细胞吸水,其中a组细条浸泡后较b组细条浸泡后长,说明a组吸水较多,其液泡中细胞液浓度应比b组低;d、e、f三组花冠细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小,表明细胞失水,所以浸泡导致f组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当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1时,花冠细条长度不变,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其对应的蔗糖浓度应介于0.4~0.5mol•L-1之间。将同一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X/Y值越小,则说明该细胞中的

3、液泡失水越多,液泡的紫色越深,其蔗糖溶液的浓度越高;将不同细胞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X/Y值越小,则说明细胞失水越多,越不易复原;X/Y值越大,则说明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越高、失水越少。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亚显微结构;该图所示细胞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仅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不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红墨水未进入细胞质,说明该细胞依然保持活性,将其置于低渗溶液中将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能量(ATP)能量(ATP)能量(ATP)浓度差浓度差运输动力细胞内→细胞外细胞外→细胞内低浓度→高浓度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运输方向协助扩散

4、自由扩散胞吐胞吞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离子和小分子物质比较项目各种分泌蛋白,如抗体、蛋白质类激素等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等K+、Na+等离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等水、CO2、甘油、脂肪酸、乙醇、苯、尿素等物质出入细胞的实例模型图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载体细胞内浓度(mmol·L-1)细胞外浓度(mmol·L-1)K+Na+140.018.03.0145.0根据图示可知,该种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为该过程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图乙表示该离子与载体结合,图丙表示运输该离子需要消耗能量,图甲表示该离子被转运到膜的另一侧,故该

5、离子正确的跨膜顺序是乙→丙→甲。图中载体蛋白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图中离子跨膜运输与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蛋白有关,并不是随机进出细胞的。据图可知: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对H2O的通透性,可见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因人工膜由双层磷脂组成,无蛋白质,所以离子不能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甘油、CO2和O2分子大小不同,导致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不同。考查实验的操作过和及观察指标考查实验过程中的对照原则(1)该实验的对照类型为自身前后对照,第一次观察对照组,第二、三次观察为实验组,

6、分别观察质壁分离状态和复原状态。“课后提能”见“课时跟踪检测(七)”(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