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68798
大小:2.92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04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自信力失掉了吗?鲁迅导入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鲁迅先生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兴盛、腾飞的坚强战士。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作者简介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
2、开始使用的笔名。他是浙江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对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解题写作背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
3、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还有人甚至“求佛菩萨来保佑”。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
4、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有些甚至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下了这篇文章。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立论: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文简介驳论文的一般结构与形式123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驳论文写作思路树靶子打靶子立观点摆论敌论点驳论敌论点论据论证证明自己观点字词注音脊梁(
5、)前仆后继()摧残()倘若()诬蔑()搽()脂粉()诓骗()宰相()jǐpūcuītǎngwūmièchákuāngzǎizhī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整体感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未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自欺。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1、2段)(3—5段)(6—8段)(9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直接驳论证:失掉自信力是反动统治者,并发
6、展着“自欺力”。(归谬)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文章结构精读课文1—5段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
7、的效果。2.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早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这段文字也可以看出鲁迅的境况,但他不善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论点的?间接反驳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类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
8、舍身求法的人…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6—8段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