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

ID:36063863

大小:133.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十五)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答案】C【解析】《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八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部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A项错误;“

2、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B项错误;“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C项正确;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D项错误。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A.郡举贤良,擢为百官B.“分王子弟,以为屏藩”C.不再重用三省长官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A3、吴于廑在《世界史·近代史编》中写道:“他在安全地到达预定的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

3、朝正东方向驶去。1498年4月,船队……横渡印度洋,于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亦称科泽科德)。”材料中“他”的航行(  )A.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B.使资本主义经济曙光出现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引发欧洲地区的商业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1498年”等关键信息,可以确定“他”是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达·伽马远航印度,开辟了亚欧贸易的新航线,使欧洲市场商业种类增多、商业中心发生转移,引发欧洲地区的商业革命,D项符合题意。4、明代御瓷的烧造,即以全部官搭民烧计,也只占民窑生产能力的0.8%

4、;在丝织业中,民间机户至少是官局工匠的3倍:在冶铸业中,即使朝廷铸币,也仰仗民铜。该材料体现了A.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B.海禁政策造成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改变D.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答案】A【解析】材料从瓷器制造、丝织业和冶铸业比较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比例,显然后者远远超过了前者,故A正确;海禁政策与国内手工业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古代一直重视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官营手工业产品质量仍然占据主导,故D正确。5、史载,清朝一位大臣给雍正上表:“君恩虽厚,臣虽死不能报万一。”但雍正看了后大怒:“但尽

5、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此事反映了A.雍正借助纲常伦理制约臣民B.清朝君臣关系日趋紧张C.此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D.雍正不愿大臣记其恩惠【答案】A6、瞿秋白认为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败落瓦解之表象”,而“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画符的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要到《新青年》“反对孔教反对文言,反对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才为革命的中国’露出真面目”。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A.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B.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C.推动了“革命的中国“的到来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答案】B【

6、解析】材料信息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说辛亥革命仅仅是推翻了清政府,二是说明新文化运动完成了对封建文化的革命,因此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C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7、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C.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前

7、30年间”“甲午战争后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等信息说明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初步发展阶段,该时期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导致民族工业出现初步发展状况,故选择C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列强的变化;B选项错误,这与自然经济无关;D选项错误,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符。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人认为东方民族是劣等民族。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20年游历中国之后却说,中国文化建立在比西方更人道、更文明的观念基础上。不安定和好斗造成罪恶,使生活充满了不惬意,西方变得更为堕落。这表明A.“一战”引发西方较为客观地反思东西方文明B.当时贫穷悲惨

8、的中国人的生活却比西方人幸福C.西方学者否定“更人道、更文明”的中国文化D.西方学者因崇尚中国传统文化而抛弃西方文化【答案】A二、非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