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17994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丰厚文化底蕴,提高管理实效徐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丰厚文化底蕴,提高管理实效内容摘要:校园文化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并形成学校全体师生个性十足又扎根历史的使命感、价值观,从而吸引师生而不是强求师生朝着美好的愿景而努力前行。学校文化建设要从1、制度文化2、学术文化3、课程文化4、环境文化5、人际文化等几方面努力,从而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提高学校的管理实效关键词:校园文化丰厚管理实效正文:“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与人文的内在统一,正是我们提倡的学校文化。他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并形成学校全体师生
2、个性十足又扎根历史的使命感、价值观,从而吸引师生而不是强求师生朝着美好的愿景而努力前行。一所学校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管理者又何须“管理”。学校的管理,因人而异,没有定法,更多的是学校的管理文化丰而不厚。规章制度随处可见,连篇累牍,读了后面忘记前面的。可真正的管理实效却没有达到。牢骚满腹,人心涣散。如何丰厚小学学校文化的底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校文化的形成与积淀,要靠长期实践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我们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努力。一、制度文化制度即规范,规范体现的是
3、意志和习惯,学校要注重各种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提到学校制度,我们不难想像那硬邦邦的祈使句,让人看了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的东西。学校的各个科室几乎都挂着一个制度牌,但是有谁喜欢它?更多的是视而不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作为一种可传承的文化,心理学研究证明,富有引领与启发性的语言更能引起人的关注,如在语文教师的办公室中,我们多用一些语文教学上的精典名言,不仅能体现学科的特点,更能在无形中提升老师的内涵。学校要着力培养有责任感的中国式的国际公民,一方面强调严格规范、科学化的管理,另一方面注重激发师生的自我发展、自
4、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每天早晨校长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师生入校;师生入校即轻声慢行;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屑;在校园里静静捧着书读的师生……,文明有序的校园氛围,无处不体现着学校文化的执行力和感染力。二、学术文化深厚的学术文化是现代学校的标志之一。教育中的学术不仅指学科知识,还应该包括对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包括教法以及对课堂内外师生关系的处理。学校应本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基本精神,致力于学校学术文化的建设。一是抓好教学常规,深入学科研究。抓好教学常规,是创设学校学术文化的最有效手段。积极鼓励全体教师改变教学行为,构建生本课堂。要想真正
5、地提升,老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就要以学年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基于课堂、基于问题、极具亲和力的问题研讨活动,提出关注“真”问题,开展“深”研究,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形成相关的课题研究,深化学校新课程中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二是以学校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为基本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打造以价值认同、合作研究、优势互补、经验分享为特质的教师发展团队,开展以自我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学习实践活动。三是通过积极开展师生社团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教师培养上要注
6、重团队的整体发展,研讨展示以团队为单位,大型活动强化团队精神,实行“捆绑式”发展,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激活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合作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同时巧用鲶鱼效应,给真正具有能力和潜力的人以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并牵动团队更好更快地发展。三、课程文化学校教育中,课程是育人的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1)加强隐性课程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不限时间和地点,育德于无形,化人于自然,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例如,利用每周一的
7、“国旗下的讲话”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小喇叭”广播站、社团活动广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主题班会就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信”开展讨论并努力践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家课程之外,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学校要根据育人目标,积极设置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美德、民族文化为重点的校本系列课程,它不但是师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更是师生学习做人、做事的途径。(3)积极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认知只有付诸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8、对学生而言,仅仅在课堂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亲自感觉来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组织学生走近英雄,参观烈士博物馆,参观部队,祭扫烈士墓;走向大自然,去远足,去野营;走向社会,参加社区共建家园活动,在社区实践;倡导班级认养学校的花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