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

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

ID:35509248

大小:89.8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25

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_第1页
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_第2页
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_第3页
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_第4页
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练习——老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贝I」、者、之。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2、。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一、摆正文言虚词的四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5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止确率整体上还耒达到百分Z六十。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必须摆正“四个关系”。(—)用法与音义R勺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垂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谋。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界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

3、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慕木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木没冇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來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來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大撒网

4、”,更不可“舍本逐末”。(三)寻同与析异的关系近年來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釆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冇“同中冇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句位相同,词性不同;词性相同,作用不同。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界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四)选文与课文的关系近年來高考

5、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基木都是给出4纽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屮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课本例句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冇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屮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棊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二、回顾教材,掌握《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18

6、个文言虚词因高考试题对■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拿阅读文本中的虚词与教材小的虚词对照的形式,所以我们对教材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作如下整理:(_)而[即时小练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⑴君子博学而H参省乎己(《苟子•劝学》)(递进并且、而且)(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假设假如、如果)■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果因而)(4)而翁归,H与汝复算耳(《促织》)(通“尔”你、你的)■(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来目的)(6)青,取Z

7、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转折但是却)(7)剑阁峥睞而崔嵬(《蜀道难》)(并列又)■(8)锲而舍Z,朽木不折(《苟子•劝学》)(承接就、接着、然后或不译)■(9)项王按剑而冼口:“客何为者?”(《鸿门宴》)(修饰地、着或不译)(二)何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作定语什么哪)(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界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单独作谓语为什么是什么原因)■(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Z事》)(表示提问(作词前))■(4)人王来

8、何操(《鸿门宴》)(作宾语,代处所,事物什么,哪里)■(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表示程度(形容词前)多么,怎么,怎么这么)■(三)乎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表示疑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