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

ID:35385866

大小:68.7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_第1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_第2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_第3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_第4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王杏(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河南郑州450007)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普通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形成了紧张的就业竞争。每年五六刀份,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到了展现自己能力之时,他们无不全身心地投入求职的人海小,然而,纷至沓来的求职陷阱,加上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淡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纠纷呈上升趋势。今年恰逢我院“就业质屋年”,学院也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文钉在解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希望对即将踏入社

2、会的毕业生们有所帮助。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陷阱;法律问题;解决方式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在求职中,由于缺乏法律知识,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现彖比较普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从法律层血來阐述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内容,寻求权利保护的对策,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常见陷阱(一)巧立名1=1,收取费用以录用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但仍有不少求职心切的毕业生掉入此类陷阱。应届毕业生小刘,接到某公司的而试通知十分高兴。一番而试后,该公司当时并没

3、有向他收取培训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用他。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杲却被告知:试用期表现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专业培训,请先交300元培训费。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时,该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这令小刘气愤不已。有些公司在招聘时常常不查看任何学历证明,甚至不安排任何面试,只是要求求职者支付诸如信息费、报名费、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注册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而当用人单位和中介公司填满了自己的“钱袋”之后,就会找出各

4、种理由将应聘者“辞掉”。其实,这正是黑心单位最常用的欺骗手法。(-)不签订就业协议书2005届毕业生小宋通过招聘会进入杭州一家公司,小宋提出要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公司表示不与小宋签订任何书面协议,甚至不签订劳动合同。小宋觉得公司给出的薪水不错,就同意了公司的做法。像小宋这样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甚至不约定违约惩罚条款的情况相当普遍,据调查,有80%以上的学生都不约定违约金,而在20%有约定的学生屮,大部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害怕学生违约而提出的耍求,学生主动提出的很少。毕业生Z所以没有约定,一方面是不想自己被“套牢”,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缺乏这

5、方面的意识。“社会经验不足”、“没有想到”、“太信任用人单位”,大多数毕业生这样总结自己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原因。就业协议书是转递毕业生人事关系的依据,如果不签订该协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所在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毕业生切身利益,如办理社会保险、购买经济适用房、评审职称等。因此,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对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职业发展是不利的。(三)长期试用,榨取人力武汉某高校2006届毕业生小黄应聘深圳某银行,经过四轮面试,最后和同校其他9位同学入围,但该银行并没有和黄某等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

6、而是要求他们于春节后到深圳试用一个月,期满后才有可能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面对试用一个月的耍求等不稳定因索,小黄一筹莫展。对于刚毕业的求职者来说,签订劳动合同最容易遭“忽悠”的就是“试用期”了。试用期过长,以有问题为名予以辞退,这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的普遍遭遇。该单位的做法明显是违反劳动法的。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与正式合同期相比,试用期内的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要低,而月•有很多单位在试用期内不为毕业生交纳相关社会保险。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并不明确告知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往往很低,企业承诺转正后工资会有大幅度上涨。但是,试用期即将结

7、束时,企业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觥鱼”。如果长期耗在某个企业的试用期内,不仅会让求职者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求职者的职业发展不利。(四)弄虚作假,不讲诚信一些公司为了吸引求职者,常常在介绍招聘岗位信息时歪曲、编造、美化,极尽包装之能事。这些公司经常以高薪为诱饵,迫使应聘者立刻签订合同以及约定高额毁约金的方式,千方百计套牢求职者。又如一些不规范的网站和中介机构,通过截取求职简历,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出售给企业作为销售信息。更有甚者,在报纸上刊登招聘信息,却是“醉翁Z意不在酒”,冃的是诱使应聘者递上个人资料,留作它用。(五)以招聘为名,行推销

8、之实其共同特征是:先许以优厚待遇,当求职者上门应聘时,公司以种种理由提出要对求职者进行“考察”。具体考察方式就是公司先与求职者订立一份产品推广协议或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