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

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

ID:35182157

大小:4.70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3-21

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_第1页
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_第2页
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_第3页
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_第4页
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台学号11180T7613 ̄分类号K25I妹或种捉尖I硕±学位论文04-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竺织业发展硏巧(191911)学科、中国史、专业:巧史学研究方向:专口史申请学位类别;历史学硕±申请人:袁慧指导教师:李长印卽教授二〇—六年置月独创性声明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本人郑重声明:所呈巧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臥标注和致谢的构的学位或证书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巧机一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所使用妊

2、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刖月:7__,作者签名:畫斬/4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叩:有权保留巧向闻本人亢全了解河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化巧1。本人授权河南师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塩,允许论文被却词借阅^、缩范大学可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掘库进行检索,可苗采用影印)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自、S,晏^印n期,/—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秦琴本,THEREASEARCHOFSERICULTUREEDUCATIONAN

3、DSILKINDUSTRYDEVELOPMENTINTHEENDOFTHEDYNASTYOFQING(1904-1911)A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GraduateSchoolofHenanNormal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HistoryByYuanHuiSupervisor:Prof.LiChangyinMar,2016摘要甲午战后,兴办农业学堂,发展农业教育,推广蚕桑教育的兴农思想已成为朝野共识;同时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年(1904)一月公布

4、的《奏定学堂章程》,宣告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新学制,并督促各省因地制宜速设实业学堂,也成为豫省开展蚕桑教育的法令性要求。一方面,巨额战争赔款的摊派,以及随着新式军队的建立大量分派而来的协饷任务,使得本就贫病交加的中原地区陷入了更为困难的境地;同时清末寒冷期所带来的恶劣气候,对传统落后的河南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于是广开利源成为当时豫省地方官员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蚕丝市场的繁荣也为豫省主动发展蚕桑提供了重要动力。不仅国际、国内两个巨大的蚕丝市场对蚕丝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在清末的二十年间,蚕丝价值也在波动中持续走高,并且其价值往往比传统稻麦等农作物高出数倍。因此在豫省传

5、统的农业生产已无法正常维持的情况下,蚕桑由于其本身昂贵的价格,以及相对稳定并持续走高的发展前景,蚕桑业成为地方官员以及诸多有识之士眼中挽救豫省经济的一项亟待发展的实业形式,得到了各府县官员,地方绅士,以及清末归国留学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清末十年间各类蚕桑学堂在豫省各府州县广泛建立起来,主要包括蚕桑学堂、蚕桑讲习所、蚕桑传习所三类,三者办学目的,办学模式,教授内容各有侧重,其中以蚕桑学堂为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生员最多,办学效果最为明显。自1904年癸卯学制实施以来,到1911年短暂的数年时间内,豫省在蚕桑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对本省蚕桑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激励作用,不仅培养

6、了一批蚕桑方面的专门人才,在新法饲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也放大了地方产业的优势,带动了一些主要蚕丝产地原本未曾受到重视的山蚕的饲养。然而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豫省蚕桑教育及蚕桑业的改良与进步。一方面,接连不断的宗教、会党、民众起事以及席卷全国的义和团运动,使豫省在清末十年内社会动荡,人心浮动,生产废弛;另一方面在与政绩相挂钩的考稽制度之下,地方官员急于求利,未曾考察土性、地区环境,即盲目地大量引进湖桑,导致了人力物力方面极大的浪费;此外,新学制初步建立,在施行的过程中,大的政策上始终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对地方学务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I难,而不仅新兴学科在教学方法

7、上仍处在探索阶段,官立学堂以官领学的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堂的有效管理。关键词:清末,河南,蚕桑学堂,丝织业IIABSTRACTAftertheSino-Japanesewarof1894-1895,thethoughtofpromotingagriculturalwhichincludesettingupagriculturalschool,developingagriculturaleducation,expandingsericultureed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