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55730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5
《高校毕业生的流向及就业协调政策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高校毕业生流向及就业协调政策研究一、相关研究综述1、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研究从己经出版和发表的论著来看,有瞿振元主编的《200住一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2001年)一书,涉及到该问题。对2000年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流动的基本情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北京交通大学赵娜的硕士学位论文《区域经济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问题研究》(2007年),对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就业流向呈现地区差异现象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扭转
2、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建议。朱莹莹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校毕业生流动的影响因素及流向研究》(2008年),对毕业生的流入流出地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力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大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并且引入了计量的方法。另外,类似的文章还有程艳旗、张幼铭、王富荣的《近十年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探析》(2002年),刘献文《辽宁省200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与2002年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2002年),杜文清,徐伟,马世平的《药学人才需求与就业流向的调查与分析》(2004第)。就研
3、究生毕业就业流向的研究有黄飞跃、陈晓玲的《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的现状分析—兼议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001年)。2、对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对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有文东茅《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2001年),朱慧新的《论大中专院校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职能和任务》(2002年),詹一虹2004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3、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的实证研究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的《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2004年),阂维方、丁小
4、浩、文东茅、岳昌君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2006年),这两篇文章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竞争特点进行实证研究。此外,类似的研究还有罗三桂的《精英与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比较分析》(2005年)。4、对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此类文章从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以后就陆续出现,1999年高校扩招后更是层出不穷。主要观点有认为毕业生就业难除客观原因外,与毕业生的主观愿望,即期望值太高有很大的关系;也有人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其直接原因是高校培养不出“产销”对路的产品,内在原因是毕业生不切
5、实际的择业观,外在原因是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人事与就业制度本身的障碍:有很多学者对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一般认为“扩招”不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以下这些:文东茅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2001年),张彤的《高等教育面临变革: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1999年),王芳、廖才英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新出路》(2002年),朱国仁的《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2003年),
6、赖德胜的《怎样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03年)等等。5、对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所引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对国外大学生就业的高度关注。本着借鉴的目的,主要对国外大学生就业情况、就业制度、就业模式、促进就业政策、就业指导以及就业服务等作了相关的介绍和研究,并试图从中得到启示。主要的文献有:张福喜的《日本、加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考察报告》(2003年),杨波的《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分析》(2001年)....页脚...页眉,高磊《美国高校毕业生
7、就业率评估体系初探》(2004年),王晓莹、赵金秀的《探析美英日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难题的经验》(2004年),王军的《国外大学生就业促进手段对我国的启示》(2005年),杨伟国、王飞的《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2004年),樊继达、邵士庆的《国外促进就业的主要经验及启示》(2004年),代志明、张智勇的《韩国促进就业政策的启示》(2004年)等。在这些文献中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措施,如:政策应旨在更多地刺激创业精神,创造就业岗位;激励大学生到艰苦的地区与艰苦的行业从事艰苦的职业;提升大学生
8、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加强职业匹配服务,改进大学生就业的效率,以期通过在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干预全面促进大学生就业;高等学校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数量扩张的同时注意分类扩张问题;落实高等学校自主权,强调不同层次不同学校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高等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和深度,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等。二、我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