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

ID:34734624

大小:66.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_第1页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_第2页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_第3页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_第4页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值及休止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音符时值,也称为音符值或音值,在乐谱中用来表达各音符之间的相对持续时间。一个完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等于四个四分音符,八个八分音符;十六个十六分音符,三十二个三十二分音符。这只是音符时值的比例在音乐作品中,只有加上拍号,我  们才知道是以什么音符为一拍。现在以÷拍为例(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有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例1乐理教科书告诉我们:“V”就是一拍。它使我们明白do是第一拍的前半拍,re是后半拍;mi是第二拍的前半拍,fa是后半拍   (一)全音符  这个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时值都比它短,而且

2、要以它为准。依次分为两半。  (二)二分音符  这个长着身子(学名叫符干)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它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  (三)四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它等于全音符1/4的时值)  (四)八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出了尾巴,它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它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  (五)十六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着两条尾巴,它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要小一半。(它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六)三十二分音符  这个有着三个尾巴的音符叫“三十

3、二分音符”。它比十六分音符又少一半。(它等于全音符1/32的时值)  (七)六十四分音符长着四个尾巴的黑色音符名叫“六十四分音符”。它是“三十二分音符”的一半。(它等于全音符1/64的时值)纽姆记谱法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能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开始出现于欧洲的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这里要  额外提到的是,欧洲音乐的发展,宗教起到了很大的贡献。基督教的宗教音乐在中世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圣洁的音乐可以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同时也能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和祈求。当时的宗教活动一般

4、都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18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而教会音乐则以圣咏为主。我在维也纳演出时,曾经拜访过当地的圣斯蒂芬大教堂,正赶上里面在进行宗教仪式,其中就有圣歌咏唱,声音极为纯净,确实有天堂般的感受。中世纪的圣咏是单声调,没有固定节拍的,而纽姆谱的特点正是可以记载音高但是不记节奏,很适合当时的教堂音乐使用。 到了13世纪时,圣咏有时会以节奏调式(英语:rhythmicmode)来表现,这类音乐已经出现多个不同节奏的声部,不过仍然没有像现代音符一样,以音符的形状来表达音符时值。  大约在  125

5、0年,科隆的佛朗哥(英语:FrancoofCologne;一名教士)发明了有量记谱法,利用不同的音符来表达持续时间的变化,在他的方法中,各种音符时值之间的关系是不固定的,通常是3:1。而且在13世纪时期,3:1是最主流的比例。  1320年,法国人菲利普·德·维特里(PhilippedeVitry)在著作《新艺术》(Arsnova)中,定下了2:1的比例,并且使之与3:1比例拥有同等地位。  随着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原始的纽姆记谱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纽姆记谱法逐渐由一根线发展成4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线画成红

6、色,c线画成黄色。这也是后来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到了13世纪,终于有人在4根线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根线,这样五条线才算是真正具备。这种记谱法也就是五线谱的前身。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的一个传教士所发明。这是一种用音符、休止符和其他符号严格规定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以黑色涂成,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大概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17世纪已经逐步完善并得到普遍使用,18世纪开始定型并沿用至今。五线谱吸收综

7、合了欧洲历史上多种记谱法的精华,是一种经过了千年的漫长时间发展起来的,汇集了一千多年来诸多音乐家才智的记谱法。 五线谱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早,大概在明朝中后期就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进入中国。最早的关于五线谱的详细记载则是清代的《律吕正义》续编,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律吕正义》以我国清代时编撰的以乐律学为主要内容的音乐百科全书著作。此书在康熙至乾隆时期由宫廷敕撰,分上、下、续编,后又增加了后编。五线谱的相关内容能出现在这样一部由皇家主持编撰的典籍中,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五线谱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后来随着西方音乐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五

8、线谱在中国的普及面也越来越广。  目前,五线谱已经成为音乐界通用的记谱法。无论是中国还是法国,无论是巴西还是俄罗斯,大量音乐文献都是用五线谱记录、出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