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681681
大小:2.10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3-09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24学号21005023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宋远伟培养单位公共管理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田晓红副教授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4月学校代号:10524学号:21005023密级: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宋远伟导师姓名及职称:田晓红副教授培养单位: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名称:教育学原理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5月答辩委员会主席:TheworkingpressureinvestigationofruralteachersUndert
2、henewCurriculumReformBackgroundbySongYuanweiB.E.(AnhuiNormalUniversity)2008M.S(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2013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s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ManagementinPedagogicintheGraduateSchoo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upervisorVice-P
3、rofessorTianXiaoHongApril,2013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4、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要求与教师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冲突,对教师而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对农村教师压力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及进一步深化的重要保证。研究分析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感受,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的发展与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5、。因此,本研究以新课改为背景,分析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和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编的《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安徽省某地区289名农村教师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教师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新课改的顾虑、新课改的环境支持、教师自身能力因素、新的评价体系。这四个压力源对教师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对教师造成的压力大小不同。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师造成的压力最大,其次是新课改的环境支持、教师自身能力因素,最后是教师对新课改的顾虑。2、农村教师对新课改的认同度较高。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对新课改的认同度最高,不同性
6、别、学校、学历的教师对新课改的认同度则无显著差异。47.8%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压力,其中32.9%的教师压力较大,14.9%的教师压力很大。主科老师、班主任和初中老师的压力更大。3、教师工作压力在各变量上存在差异:(1)新的评价体系对男教师的压力比女教师大。(2)主科教师在四个压力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副科教师。(3)四个压力源对班主任的影响更大。(4)初中教师对新课改的环境支持更为担忧。(5)教龄5年以内的教师压力相对较小,新教师较老教师更容易适应新课改的评价体系。根据以上的结论,本研究从社会组织、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应对教师工作压力,推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7、。关键词:工作压力;新课改;农村教师I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研究AbstractChinalaunchedanewroundofbasic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since2001,andithas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contradictionbetweenexistingknowledgeandabilityofthenewcoursestructuresystem.Rese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