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

ID:34619968

大小:806.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_第1页
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_第2页
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_第3页
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_第4页
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2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Vol.26No.22009年6月JOURNALOFSHANGHAISECONDPOLYTECHNICUNIVERSITYJun.2009文章编号:1001-4543(2009)02-0094-05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陈立飞,吴峰,张晖,沈松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1209)摘要:采用强碱机械球磨技术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功能化。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表面已被羟基化;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已被截断短化。表面功能化并被截断短化的碳纳米管能够均

2、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得到的水基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当碳纳米管体积分数为1.0%时,与水相比它的导热系数提高达17.5%。由于纳米粒子的润滑作用,在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较低(φ<0.004)的情况下,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的粘度要比基体流体水的粘度低;当碳纳米管的体积分数高于0.004时,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粘度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关键词:碳纳米管;表面功能化;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粘度中图分类法:TM911文献标志码:A0前言近年来纳米流体已成为材料及传热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提高传热介质导热性能的传统方法是向传统的传热介质中添加导热性能高的粉体。

3、然而,由于这些粉体都是微米级的,在应用中微米级的固体颗粒很容易沉淀,会造成传热管道堵塞,故这些传统方法在实际传热过程中很难得到应用。纳米材料问世以来为提高传热介质的导热系数带来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将具有高导热性能的纳米粉体添加到传统的换热介质中,即获得所谓的纳米流体。与微米流体相比,纳米流体不仅导热性能有了极大提高,而且分散均匀稳定,不易沉淀,这就使其在传热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纳米流体的实质是固液混合物,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不仅与基体流体有关,而且还与添加的纳米粉体的导热性能密切相关。根据混合物有效导热系数理论,添加的固相为柱状、大长径比、高导热系数的

4、纳米粉体均有利于提高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研究表明,碳纳米管[1-3]具有非常高的导热系数,而且碳纳米管的长径比非常大,因此碳纳米管是制备纳米流体的理想添加物。然而,由于碳纳米管的惰性表面、范德华力以及大的比表面积使得碳纳米管在制备纳米流体时很难分散。[4]目前制备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时,所用方法有两种:常用的方法是添加分散剂,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化[5]学方法(强酸氧化)处理碳纳米管。前者的缺点是:一方面,长链分散剂分子附着在碳纳米管上,会增加[6]碳纳米管和基体流体间的热阻,从而限制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导热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分散剂一般为聚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往

5、往会产生介质污染。此外,分散剂的发泡性在高温下尤为明显,这不利于纳米流体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极大地限制了纳米流体的应用范围。后者的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中所用硝酸在高温下会产生各种含氮的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水基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即采用添加强碱与高能球磨相结合技术,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功能化及截断短化处理,进而制备不含分散剂的水基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此方法制备的纳米流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导热性能:当碳纳米管体积浓度为1.0%时,水基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稳定时间长达两个月以上,导热系数提高达17.5%。1试验部分1.1试剂试验用多壁碳纳米管

6、购于中科院有机所(成都),纯度大于95%,管径30nm~50nm,最长达20nm。氢收稿日期:2009-02-25修回日期:2009-03-30作者简介:陈立飞(1973—),女,辽宁人,博士,主要从事胶体与表面化学及能源材料方面研究。第2期陈立飞,等: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及其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95氧化钾、乙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1.2碳纳米管表面功能化处理在球磨罐中将0.4g多壁碳纳米管与8g氢氧化钾混合,加适量乙醇,球磨15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o反应物至中性,将碳纳米管放入100C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待用。1.3导热系数测定采用短热丝法测定

7、水基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其测量原理见文献[7]。实验用热丝为铂金丝,表面包覆绝缘层。测量误差小于±1%。2结果与讨论-11200,1550cm,-C=C-streching-11400cm-OHbending1170cm-1(a)C-Ostreching(b)Ttransmittance(a.u.)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Wavenumber/cm-1图1碳纳米管的红外光谱图Fig.1FT-IRspectrumofcarbonnanotubes图1给出了碳纳米管处理前后的红外光谱图。由图1可以看出,碳纳米管处理前后的红外

8、光谱图有很大差别。与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