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

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

ID:34618265

大小:516.7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8

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_第1页
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_第2页
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_第3页
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_第4页
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灵的迷狂_张承志现象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5年第4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42005第18卷JOURNALOFHAINANNORMALUNIVERSITYGeneralNo.78(总78期)(SocialSciences)Vo1.18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傅书华(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太原031012)摘要:张承志小说中心灵的迷狂表现为对物质、世俗生活现代意义的否定,对泯灭个体生命的“虚构的集体”所构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作为以精神来组织社会的传统社会消极产物的宗教情怀,有违现代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关系的对激情、牺牲、信仰、对苦难的承当的盲目美化、

2、鼓吹。由于对物质与精神关系把握的失误,由于将下层民众顽强的生存力量、实际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与下层民众在人类精神领域里所可能具有的力量混为一谈,造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心灵皈依的误区,民间立场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曲解。关键词:张承志;物质;精神;个体;集体;心灵迷狂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23X(2005)04-0011-12在新时期的文坛,在新时期的思想界,张承志始终是“青春是美丽的———这是作家巴金的名言,也是中国作一道夺目的存在。这匹“黑骏马”,驰骋于《北方的河》《老家、现代知识分子的共同信念,甚至成为中国现

3、代文学的桥》《黄泥小屋》《绿夜》,最后在《金牧场》栖身,在《心灵基本主题。但是,现在,我们必须正视:青春是可怕的史》中完成了自己的心灵皈依。张承志对激情、理想、献⋯⋯我们这个民族从五四时期就不断呼唤青春,这绝非身、信仰、精神等等的执著与虔诚,张承志对底层民众的偶然,它表现了中国现代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也显示了血肉情怀,张承志对社会思想、文化主潮的不妥协的对抗它的不成熟性。”这位学者认为,这二者是互为一体的,他姿态与批判精神,赢得了普遍的近乎痴迷的仰慕与不绝为此引用米兰·昆德拉的名言说“:人世间凡属于上帝的①于耳的喝彩。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市

4、场经济激荡起来一切也可以属于魔鬼”。[1](P26)我觉得这位学者及他的物欲浪潮对原有精神世界的瓦解所带来的普遍危机,所引用的米兰·昆德拉的名言对于概括青年、青春的属性张承志在直接表达其上述思想见解精神追求的随笔集是极为精辟准确的,如果用于概括张承志的思想、精神的《荒芜英雄路》、《以笔为旗》、《无援的思想》、《清洁的精属性也是极为精辟准确的。本文就是试图揭示张承志思神》中所体现出来的与众抗争的孤独与绝望,就更因其悲想、精神中那魔鬼的一面。我知道批判张承志是要承担壮、悲凉而愈益如荒凉夜色中的高高教堂顶尖上的明灯,一定风险的,在一些人的心目中,

5、批判张承志就意味着与显现出神性与圣洁的光芒,令身处滚滚红尘此岸却又四激情呀、理想呀、信仰呀、无私地献身与牺牲呀等等绝缘,处寻求彼岸的世俗大众匍匐于地,仰为观止。而这些是多么动人的词汇呵。在一些人心目中,批判张我在青年时代也曾十分崇拜张承志,张承志不是曾承志就意味着与金钱、铜臭、自私、物欲同流合污,就意味②经十分自负地自诩他可以赢得中国青年么?那就意味着着你是一个凡夫俗子,而这是每一个人在口头上都不愿他的思想、精神特征与生命力旺盛的青年有着息息相通意承认的。一位著名作家在论及张承志时说“:我知道文之处,而与中年的成熟无缘。一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

6、过:化界的上空掠过了一道闪电。那光锋过于炽烈耀眼,以收稿日期:2004-11-20作者简介:傅书华(1956-),男,河北唐山人,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①参见陆迪的文章《做整个中华的儿子———近年来回族作家张承志对全国文坛的影响》《,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7期。文中说:关于张承志“近两年来,数十篇评论文章散见于《文汇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中国时报》、《读书》《、中国作家》《、作家》《、钟山》等全国性地方性报纸杂志”。“对于张承志,我们不需要使用‘作家’或者‘写作

7、者’之类的称呼。我们在叙述他的时候,只须说:关于这个人⋯⋯这就足以说明他的全部”“,甚至有这样一种夸张的说法,当代文学只要这本《心灵史》就够了”。类似这样的出自著名的作家、学者的对张承志的评价,文中所引甚多。②张承志在《作者自白》中说“:1989年以后,我在海外飘零了两年又决心回到了祖国,朋友问我:你用什么争取青年呢?我不知道。我只有我的意义和语言。青年他们,如果他们有青春就应当寻找,而不应当由谁争取。我只是相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与我相遇”。《张承志随笔》第3页,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61至于那一瞬间苍天乌云都沦陷为透明的废墟”。[2]

8、但志创作的前期,人们最初对张承志的称赞也大多是基于是,我也知道,强烈的白炽之光是可以让人眼前一片黑暗此,并往往以浪漫主义或浪漫情怀冠之。第二种,以在社造成人的盲视的,张承志就是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