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

ID:34510786

大小:612.6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7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_第1页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_第2页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_第3页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_第4页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新加坡]李焯然内容提要关于明清思想的变迁与其复杂特性,余英时和萧莛父先生做出了重要探讨。在焦骇等人那里,清代思想的博学考据与经世致用之风便非常明显。思想吏的复杂性为思想史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关键词焦骇考据博学经世致用王阳明个人,他的《正蒙注序论》说:“姚江王氏阳关于明清思想变迁儒阴释诬圣之邪说,其究也刑戮之民阉贼之党皆宋明理学的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争附焉,而以充其‘无善无恶圆融事理’之狂妄。”的地位,西方学术界称之为“新儒学”,以示其异于此所以梁启超(1872—1929)《中国近三

2、百年学术前代,继往开来。其中尤以阳明学说,主导明代学史》认为清初思想是明末王学末流之“反动”,并指风百余年,其影响比之朱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出:“平心而论,阳明学派在二千年学术史上,确有因为明清易代,阳明及其后学便成了众矢之的。相当之价值,不能一笔抹杀。⋯⋯但末流积弊,既顾炎武(1613—1682)《日知录》便说:已如此,举国人心对于他,既已由厌倦而变成憎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弊,人人知之。恶,那么,这种学术如何能久存?反动之起,当然熟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是新时代一种迫切的要求了。”⑧梁启超认为明清谈老庄,

3、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学术思想流变,形容为反理学思潮,有点将思想发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展问题割裂和简化。萧蔻父先生曾经有精辟的文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章评论其观点,并指出其问题在于“未能揭示出明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日无言。清之际崛起的早期启蒙思潮在历史洄流中转向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知治人之实学。学的社会根源,也没有深入发现这一时期学术思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想曲折发展的内在根据。”1943年,嵇文甫撰《晚覆,宗社兵墟。明思想史论》时,在序文中特

4、别指出晚明的数卜顾炎武将明亡的原因归咎于晚明清谈学风,年,是从宋明道学转向清代朴学的枢纽。⑨他的专而其祸首,则是王阳明。他说:“以一人而易天下,著没有详细分析明清思想转变的关键,但认为晚其流风至于百有余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明的思想界有从悟到修、思到学、体到用、理到气(衍)之清谈,王介甫(安石)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的几个明显趋势。王伯安(守仁)之良知也。”同时期的王夫之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指出清代经学(1619—1692)亦认为晚明王学末流之弊,植根于考据和宋、明理学有内在发展渊源,并提出清代学35从清谈到经世

5、: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术因义理之争而折入考据的看法。④余英时继承已。这中间是有线索条理可寻的。⋯⋯如果了这种看法并有所发挥,他说:我们专从思想史的内在发展着眼,撇开政治、近人论清代经学考证之兴起,往往溯源经济及外面因数不问,也可以讲出一套思想至顾亭林“经学即理学”一语,就思想上直接史。从宋明理学到清代经学这一阶段的儒学影响言,这个看法自然是有根据的。但是我发展史也正可以这样来处理。们必须指出,亭林在清初,虽卓然大师,而此余氏提出“内在理路”的思想史分析方法,影意则决非由他一人“孤明先发”;他不过是用响深远,一反过去梁启超、

6、胡适及其他学者认为明最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明代晚期以来儒学清思想变迁与明亡及清初高压统治有密切关系的发展中早已萌芽的一种新动向而已。事实看法。他认为六百年的宋明理学到清代其实是不上,远在十六世纪时罗钦顺(整庵,1466—存在“中断”或“割裂”的情况,思想发展的脉络其1547)已主张义理的是非必须“取证于经书”实还是有迹可寻的。了。而与亭林同时的方以智(密之,1611—针对以上诸人看法,萧蓬父先生在80年代发1671)晚年也深以理学之流入“虚掠高玄”为表了《略论晚明学风的变异》,提出了他的研究心病,并明白地提出了“藏理学于经

7、学”的口号。得。他认为晚明阳明心学的急剧分化,显示出儒亭林于明代理学家中极推尊整庵,或有思想门学风的变异及其再生的活力。但对晚明学风的上的渊源。至于亭林与密之则有入世出世之变异来说,儒门王学内部的演化仅其一端,作为时别,而持论造语竞能不谋而合至此,则清代考代思潮的反映,其实是遍及社会意识诸领域。其证学与宋、明理学之间有其内在的发展线索,中如“质测之学”的兴起是当时的新事物,对于徒观此不益可信乎?言宰理,空穷其心的儒门学风是一个大突破。科以上的观点,余英时在其他著作中,有进一步技研究热潮的兴起,带动出大批具有空前专精水的发挥

8、。1970年发表的《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平的科学论著,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代思想史——宋明儒学中智识主义的传统》一文,开物》等。总的来说,明末清初正处于从统治五百以智识主义为理论核心,认为清代考据学的兴起年的宋明道学的“囚缚”中挣扎出来,开始另寻出实际上是由儒学内部的“尊德性”传统向“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