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28671
大小:60.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浅谈西方三大主流幸福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西方三大主流幸福观摘要:西方对幸福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由于对幸福问题的不同理解与诠释,逐渐演变为三大主流幸福观:快乐主义幸福观、完善论幸福观以及宗教幸福观。那么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何在?各自的合理性与不可避免的缺陷又体现在何处?本文试图在带着以上思考,在逻辑与学理上双向探讨三大主流幸福观。力求为我们认识、理解西方幸福观带来裨益,也希望为我们追求幸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幸福观;快乐主义;完善论;宗教观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到近代社会,从未放弃过对幸福的追求:抑或追求肉体的快乐,抑或寻求自身的修
2、养,抑或交付于上帝……在不懈探索之中,逐渐形成了三大主流的幸福观:快乐主义幸福观、完善论幸福观以及宗教幸福观(这里的宗教,出于逻辑严密性的考虑,我们将宗教定义为基督教,以下不特别说明之处均是如此)。从时空维度上,我们可以发现诸多内在关联,即其存在某种继承性与替代性。而且在逻辑层面,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其存在相互吸收、修正。快乐主义幸福观侧重于外在肉体享受,寻求身体的上的、感官上的物质体验,认为外在的物质、肉体享受即为幸福本身;而完善论幸福观则偏重于在内在寻求心灵的安宁,通过自我修养的不断完善,力求达到自我修养的升华,
3、最后得到自我的幸福;而宗教主义幸福观则完全将自己的幸福与超自然存在的上帝联系起来,认为将上帝可以主宰人的幸福,唯有信仰上帝,才能获取真正的幸福。下面,我们将分开论述三种幸福观。一、西方快乐主义幸福观快乐主义幸福观始于古希腊时期的❷谟克里特,他认为人的本性即是追求幸福,”对人,最好的是能够在一种尽可能愉快的状态生活中生活,并且尽可能少受些痛苦”。[1]虽然他并未明确提出快乐主义幸福观,但为其后来着伊壁鸠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铺垫,伊壁鸠鲁把幸福与快乐等同起来,直接就将其理解为”身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纷扰”。这样就将身体
4、跟精神快乐两方面快乐统一于快乐之上。随后快乐主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压抑,直至17世纪的洛克让快乐主义重放熠彩,举起人”趋乐避苦”的本性,宣称幸福就是快乐,”极度的幸福就是我们所能享受的最大的快乐”。[2]这种观点直接为紧接着的功利主义者密尔所接受,密尔补充道:”幸福是指快乐与免除痛苦,不幸福是指痛苦和丧失愉快。”[3]之后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对快乐主义幸福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他认为幸福就是生物的正常健康状态,并将其建立在个体的感觉基础之上,”快乐与健康就是幸福”、”没有感觉就没有幸福”。[4]1、西方快乐主义幸
5、福观的本质上面我们简单回顾了快乐主义幸福观一这一被世人普遍认可幸福观的发展历史。”趋乐避苦”是人本性的自然心理倾向,这是快乐主义立论之所在,也是其合理性所指。快乐主义幸福观首先将幸福(happiness)等同于快乐(happyorjoy),认为人获取的幸福就是快乐本身;其次,将所有快乐借助于感觉(feeling)获得:人们有了某种欲望、需要、目标、理想等,不断通过努力,达到欲望满足的状态,进而使得幸福感出现,带来身心愉悦的体验。不得不说,这样的认知具有其合理性与可感性,尤其对于经验主义盛行的国度。快乐主义幸福观落
6、脚点在于:欲望得到不断满足中使得人们身心不断获得幸福(快乐)的愉悦体验。2、西方快乐主义幸福观的主要缺陷我们在考察西方快乐主义幸福观本质时,它用快乐来诠释幸福,然后用身心感受来体验这份愉悦,不断满足自身欲望。看似能够让大多数人心悦诚服、趋之如鹫,正是这种”合情合理”的理论及事实证明将它的缺陷表露无遗:首先,将幸福与快乐二者完全等同是否合适,有待商榷。我们认为幸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远远大于快乐,幸福更多地展现的是一个独立体的整体面貌,单用快乐一词概括,实难周全;其次,快乐主义的”趋乐避苦”假设模糊了其他许多人性本质
7、,比如道德、责任;再次,从结果上看,快乐主义的忠实跟随会使人陷入欲望的漩涡,反而被其奴役,似乎更是与幸福遥遥相望;最后,快乐主义幸福观仅仅关注人们的快乐体验,常常使得人们疯狂迷恋物质,导致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滋生。二、西方完善论幸福观诚然,快乐主义幸福观虽然迎合了人们的感官欲望,然而它从未停止遭到质疑,甚至诟病。正如古希腊的的赫拉克利特所说,”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5]他看到了人们除了追求所谓的感官享受,带来的身体的愉悦以外,还应该追寻另外一个重要的价
8、值夙求,他首先尖锐地提出幸福的另一个纬度,即理性的、道德的纬度。接着的亚里士多德将完善论清晰地提出来,明确提出”幸福就是过有德性的生活”。亚氏首先承认了伊壁鸠鲁所赞扬的感官快乐,身体的愉悦。紧接着,亚里士多德试图论证”德性是快乐的引领者”,”幸福是最高的善”,看到了德性是构建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后来的学者斯宾诺莎直接认为幸福就是德性本身,极力呼吁”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