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51792
大小:939.2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3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4卷第3期2006年7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PekingUniversityEducationReviewV01.4,No.3.1uly2006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李曼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84)摘要本文以十余年来通识教育理念和制度反思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对现有中国现实环境下的通识教育理念、意图的解释,探讨“通专结合”的理念和做法对深化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从而尝试性地探讨当前中国通识教育深化的可能路径。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通专结合;制度构建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68(2006)03-0086·14
2、问题的提出尽管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不同的社会体验以及不同的利益驱动,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内,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过去的10余年中,承载了许多社会意愿和情感的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①终于登上了教坛¨。。应当说,通识教育目标在如此短的时期内能重新嵌入中国高等教育系统还是相当令人鼓舞的。但从近来报刊获得的各种信息可以获知,近期大学通识教育的进展并不理想,例如有人撰文指出:“大学人文教育缘何‘梗塞”~。不过,正如美国、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一样,在通识教育传统相对薄弱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嵌入通识教育,注定还有一段道路要跋涉。与此相关;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理念的继续构建及其制度化保障。在这收稿日期:
3、2006-05-25作者简介:李曼丽(1970一),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①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甚至认为本质上不是一回事,作者曾经在拙作《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论述过二者可以视同的关系,本文中仍然把文化素质教育视同于通识教育。②近期关于通识教育、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部分人文学者热捧,而在高校内遭遇尴尬。参见谢泳:《大学人文教育缘何“梗塞”?》(《中华读书报)2006年5月10Et)。据笔者的实地调研资料表明,甚至在某些高校文化素
4、质教育课程的日常管理,存在着在教务管理部门和人文社科系之间互相推脱管理责任的现象。万方数据第3期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87一问题上,近来学者们的观点大体表现为一种思路:主张恰当的移植与创新,即强调与美国高校惯常做法接轨,同时倡导利用本土资源,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与实际。例如,甘阳先生提出建立“核心课程”和“助教制度”口。,王义道教授提出“催生一批‘自由职业’教师队伍为各校共用”¨j。其实,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识教育传统的重建牵涉到的因素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理性预期。同时,由于学者对问题的理解受个人经验的影响,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深化通识教育
5、给出了相异的解读本不足怪。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通识教育是西方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经典概念,是具体的社会场合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的产物。因此,我们在引进通识教育概念时,便注定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有条件限制有千丝万缕的勾连。本文认为,我国过去十年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和制度建设进程,是一个由“政府与文化精英主导的共识诉求过程”。政府运用了国家强制力以求尽快建立起一个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便是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在倡导通识教育的过程当中,我国着重利用了文化知识精英资源的广泛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克服1950年代后中国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传统与局限,在超越传统的
6、基础上希望建立与中国高等教育相适应的通识教育理念与制度。不可否认,这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就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说,乃“文化精英的诉求与共识构建”,按照公共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中国当下的通识教育改革话语交锋,则是精英说着精英们理解中的通识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人员做着自己能够做到的通识教育,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十余年来的“共识诉求”过程并未达成真正的共识,这是目前在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就制度建构而言,目前流行的“恰当移植”做法,按照人类学的说法,通识教育是一种地方性知识①,无法脱离社会生活所凭藉的意义结构,忽略通识教育的地方性背
7、景难免导致“南桔北枳”的结果;反过来,通识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固然需要强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仅凭本土资源如何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因此,如何建立与中国具体情势相适应的通识教育也是一个必须面对与解答的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在本土资源和境外资源中寻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H。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在制度的层面上可以说就已经告别了悠久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中华“通”、“融”、“达”的教育传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