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

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

ID:34010891

大小:3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3

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_第1页
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_第2页
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_第3页
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_第4页
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破文选式格局构建训练式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文于2000年获荣昌县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论文比赛二等奖.——关于语文教材改革的思考荣昌县双河中学邓志勇提纲主要内容:关于语文教材改革的思考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从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看“文选式”教材的弊端。第三部分:从美国语文教材看“训练式”教材的优越性。第四部分: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基本情况。第五部分:“训练式”教材必将取代“文选式”教材。21语文教学系统的最佳组合,要求教师、学生和教材达到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程度。在系统中,教师要做到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主导调控作用,除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求教材本身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规律

2、性,易于把握。学生要做到能动地接受知识,始终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除要求学生主动开启智力的门户,动手、动脑外,也要求教材本身便于从学生的“门户”装进去,方便学生动脑、动手去“拿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想方设法无非是要使学生掌握教材要求掌握的;学生千方百计无非是要借助教师将教材内容学到手。可见在这一体的三位中,教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三位一体”不容忽视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平常的教研文章中,人们对“教师”和“学生”已谈得颇多了,一般教师撰文专论教材的却较少。在这里,我想尽我所知,谈点也许还很幼稚的意见。中学语文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供学校对中

3、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材料。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和有关音像资料;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通称课本。由于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本文所说教材仅为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课题甚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教学思想、教材和教学方法三大方面。那么我为什么要通过本文来谈教材的改革呢?因为21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思想要通过教材去体现,教学方法会受到教材的制约。也难怪有很多人感叹:用低效率的教材想教出高的质量,简直是带着镣铐跳舞!倘若中学语文教材能深刻反映语文学科的规律,具有科学、合理的结构,那么它就能更充分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语文教材要具有科学性、系统

4、性、规律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研究教材编写的体系。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大致可分两种:一是“文选式”;一是“训练式”。所谓“文选式”,也就是以一篇篇文学作品,或类似文学作品的范文,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将各种语文知识的传授及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对这一篇篇作品的分析中。其中的语文知识主要包括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读、写、听、说等方面的能力。这种“文选式”的教材,以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最为典型。在周代到清代的两千三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但从语文科学的角度看,那时的语文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文教学不过是

5、溶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学中的一分子。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材了。那么这样说来,是否意味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这个话题就不值得讨论了呢?不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古人还是编了不少的类似语文教材功能的书籍。而且,这些“语文教材”21的编辑体系就是按文体分类编排的,即所谓的“文选式”。不论是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识字教材,还是以《幼学故事琼林》、《龙文鞭影》为代表的叙述性教材;也不论是以《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为代表的诗歌教材,还是以《孝经》、《小学》和“四书”、“五经”为代表的论述性教材;尤其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多种体裁和风格

6、的散文传集,等等。这些教材基本上就是各种“文章”以类相聚的“集合”,最多不过是加了题解、注疏一类的辅助理解的文字。这种“文选式”的教材,所选的“文”由于要求“经典”,所以很不容易调整,更不用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传播最新的知识,培训最先进的技能了。因此也就更容易僵化、教条。与这种教材相适应,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也就具有这样一些弊端:一是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决定了语文训练的内容及方式与选士制度密切相关,而不是与学生将要参与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相适应。读写训练尽管已列为一项教学任务了,但并没能体现其真正的实用价值。这样的现象,越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越是突出。比如,先秦时期,因游说盛行,教学中

7、还能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到汉魏南北朝时期,盛行赋和法的论辩,读写训练已缺乏实际内容。唐代“以诗取士”,虽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但诗的语言毕竟与实际生活中的口语已有较大距离了。可惜到了宋代,王安石竟专用经义文取士,语文教学就开始片面地训练写经义文了。到了明代,这种经义文已形成一种固定的程序——21八股文。这种后来被鲁迅和毛泽东等文章大家反复批判过的文章形式居然成了那时语文训练的主要形式。这种用僵化的形式去表现陈腐的内容的八股文,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与学生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