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2年第4期No.4,2002教育研究(总第267期)General,No.267EDUCATIONALRESEARCH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探讨李臣之[摘要]“主题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合理的“主题设计”需要研究变化的时代、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性质同主题设计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需要确立活动主题领域,它是学校教师开发活动主题的重要参考。对于活动主题设计者而言,掌握主题生成与主题展开的方法至关重要。[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领域主题群[作者简介]李臣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广东深圳518060)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的
2、、开放的、发展的。动课程被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主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综合实设计”是我国现实条件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践活动被确定为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计的依据、主题内容确证、主题生成与展开的方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法,旨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参考。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一、主题设计依据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对应信息化社会,学生的生活和整个人类社会都已经发生了越来越不确定的变
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需要寻求基本的依化,反映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的活动主题已经不可据,否则,可能使主题内容脱离时代要求,悖离课能是固定的和预期的,它需要因应时代的变化、学程性质,偏离课程目的,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生生活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化,体现知识的变化。需要。从课程管理角度讲,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一)课程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置而由地方和学校依据实际开发的课程,不同地进入信息化社会,人类生活充满无限的不确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课程资源,不同的定性和不可预期性,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在这样一地理环境,课程开发的方式、内容也都处于不断变个变化的时代,教育的时间、空间、内容、方式
4、也发化和发展之中。生着空前的改变。“零距离”教育时代渐渐来临,教(二)课程性质与主题设计育时间任意安排成为可能,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课程性质是确立课程内容、方式以及相应课地点,可以以任何方式接受任何内容的教育,所有程开发方式的重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特殊这一切,极大程度地改变着学校教育的内容,改变的课程性质,对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活动方式、主着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课程,无论题组织方式以及课程开发方式有着特殊的规定。被定义为何种涵义,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着密切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的联系,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是动态所谓“综合”不是强调两门
5、以上学科结合,综合结—62—果不是形成一门新的学科,而是活动项目和方式和探究课题的过程中,综合地、相互联系地运用相的统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内在地统整个人、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社会、自然的关系,以实践经验为课程内容,课程(三)课程目的与主题设计范围涉及学生全部教育性社会生活。因此,综合实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框架中,综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合实践活动课程着重强调以下五方面目标:获得活和自然世界。主题设计强调综合性,非专门性。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学生经验的、生活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
6、自的、社会的统整,也涉及现有学科框架无法收入的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现代课题。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不是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学科知识的连接,但它同时也体现学科知识的综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合运用,属于跨学科性课程,所以,活动主题可以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是跨学科的课题。好的个性品质。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这些规定明显表现在“情意态度”和“能力”领从历史角度看,它属于活动课程的一种存在形式。域,而对“知识”领域没有过多的说明。事实上,没活动课程强调“体验”、“开放
7、”、“整合”、“自主”,有无知识的课程,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仍然离不开这些特着独特的性质,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方法”的征。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计以学生实践经验知识,包括调查、实验和探究的方法;“学习方法”为核心内容,倡导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的方法性知识;收集、运用与处理信息的方法等。等主要活动方式,注重学生在体验自然、志愿服其二,综合性知识,包括超越教科书的知识,即社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会知识、生活知识、交往知识、网络知识、课外书本活动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