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ID:33553447

大小:51.84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27

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_第1页
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_第2页
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_第3页
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_第4页
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论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刑事和解制度,就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rh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被害人的近亲属直接协商,被告人以认罪、道歉、经济赔偿等方式取得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的谅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法院据此依法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刑事和解制度白1974年在加拿大开始实施以来,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美国于1978年开始引入刑事和解制度,1994年正式得到美国全国律师协会的支持。新西兰是全世界刑事和解制度普及率最高的,己经做到了每一个司法

2、管辖区都在推行刑事和解制度,其次是德国、美国和英国。我国澳门地区己经开始着手立法,准备全方位推行刑事和解制度,香港曾于2003年尝试立法。在大陆方面,从2001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开始对因民间纠纷而引起的轻伤害案件进行和解不起诉的改革试验。选题意义:刑事和解制度作为刑事案件的一种新型处置方式,在境内外适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在我国,这一制度越來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学者的热议。作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刑事和解制度的确能有效解决刑事犯罪带来的各种矛盾,保护被害人利益,使犯罪人

3、回归社会;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成本,促进司法和谐,但同时也看到,这一制度在我国IT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些方面认识还不统一,操作运行尚不规范。诚如高铭埴教授所说,要有效运用刑事和解制度,最切实际的方法是将之纳入法律体系中,以立法的形式予以固定。在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各种讨论,各种争议中,我将选収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在现有学者的基础上,总结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提出建议,为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提出具体设想。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刑事和解制度之

4、理论简介(一)刑事和解制度的目的(二)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适用价值二、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之现状(一)国外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二)国内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三)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韦I学界的主要观点1・适用范围不受限制,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2.适用范围受到限制,适用于部分刑事案件(四)指出学界主要观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分析1.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2.对这些问题加以具体分析三、在学者的观点和自己所做的分析下,总结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建议1.提出自己的观点2.加以论证拟解决问题:这一制

5、度在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些方面认识还不统一,操作运行尚不规范,尤其是对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学界争议很大,我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在现有学者的基础上,总结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提出建议,为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提出具体设想。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本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论证法、比较研究法、实证论证法等方法。本题通过对文献的研究阐释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适用价值,通过介绍学界对适用范围的主要观点,经过比较指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以为我国的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四、研

6、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26-30H,与导师面谈确定正式选题。2.2010年12月10日前,撰写好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上交开题论证小组。3.2011年1月10日前,接受初期检查。4.2011年2月10H,交初稿给指导教师。5.2011年2月28日,交二稿给指导教师。6.2011年3月10日前,接受屮期检查。7.2011年3月30日,把装订好的毕业论文与过程材料终稿交给指导教师。&2011年4月9、10日,第一轮答辩。9.2011年4月23、24H,第二轮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⑴王少辉:《恢复性司法研

7、究》,海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JoeHudson:{RestorativeJustice;InternationalPerspective^,CriminalJusticePressandKuglerPulications,1996.[3]JohnR.Gehm:^Victim-OffenderMediationPrograms:AnExplorationofPracticeandTheoreticalFramework》,WesternCriminologyReview,1998.[4]Zehr.How

8、ard:《Changinglenses:ANewFocusForCrimeAndJustice丿,HeraldPress,1990.⑸刘守芬、李瑞生:《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简论》,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4期。⑹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2期。⑺马静华、陈斌:《刑事契约一体化: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的发展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