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31083
大小:56.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论胃癌前病变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姚鸿飞张淇惠中国医科大学沈阳110000【摘要】胃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性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牛和异型增牛,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从正常胃粘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木文从胃癌的癌前病变类型以及胃癌前病变的防治方法入手,浅谈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关键词】胃癌前病变;病变类型;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R3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85-01一前言胃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性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牛和异型增牛,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从正常胃粘膜向胃癌转化过
2、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全世界,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胃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实施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比较困难,因此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就成了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早识别、防治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成为降低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饮食因素、霉菌等与胃癌关系密切。能够发现胃癌前病变是一种提高胃癌早期诊断和治愈率的可取方法,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镜随访是防治的重要一环[1]。胃癌的癌前病变有多种,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以防止癌变。胃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两个方面•一:癌前
3、期状态为临床概念,指胃癌前期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炎、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巨大胃黏膜皱嬖症等。二:癌前期病变是病理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牛,不典型增牛或称异型增牛。一般来讲,早期胃癌应该是在胃壁上侵犯的深度限于胃粘膜层,可以通过超声内镜和增强CT来判断。如果确实是早期胃癌,有时只需要在胃镜下切除即可[2]o二胃癌的癌前病变类型2.1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在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胃炎的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提高。对肠上皮化生是否为癌前病变,医学界还有不同意见。但肠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及大肠型化生。后者与胃癌关系密切,是癌前病
4、变,这一点在医学界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是癌前病变。在饮食方面要有规律,应忌酒,多吃易消化的、营养较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多吃维生素B较多的食物,以及对浅表性及萎缩性胃炎及吋进行积极的治疗,这样就能较有效的控制胃癌的发生[3]。2.2胃溃疡癌变率为2%-10%,因此胃溃疡患者应定期随访,真正良性溃疡转变成胃癌的为数不多,溃疡癌变通常经过不典型增生阶段,因此溃疡边缘粘膜的不典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期病变。为防止癌变,除积极治疗胃溃疡(例如经久不愈者应行手术)夕卜,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有维生
5、素C的食物,减少致癌物质一亚硝胺的摄入及体内合成,补充维生素C及钙,饮茶饮牛奶⑷。2.3残胃粘膜胃部分切除后,经10-30年可能发生残胃胃癌。关于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后增加残胃癌发病率的问题,可能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特别是反流的胆酸与胃粘膜接触时间长,引起或促进胃癌发生。国内50例(18个医院)中发生癌变率为2.24%[5]O2.4胃息肉癌变率为6%-27%不等,腺癌性息肉,尤其是大于2厘米多发性者,癌变率高。手术切除为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息肉也可能在数年后癌变,因此息肉宜早切除[6]。三胃癌前病变的防治方法3.1中医的防治方法目前中医临床上
6、对病因认识趋于统一,认为其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恼怒以及年老体衰或秉赋不足等相关,对该病的病机也较一致地认为是本虚标实。所谓本虚,意即脾胃虚弱为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发病之本[7]。对标实的认识则各有仁智之见一一有观点认为在萎缩性胃炎发展的早期阶段,湿热邪毒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和癌前病变的发病有密切联系。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以脾胃湿热型辨证居多,且多表现为病程缠绵、持续反复,符合中医“湿浊”的致病特点,因此幽门螺杆菌也属于中医的“湿热邪毒”范畴⑻。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一般在根除幽门
7、螺杆菌的基础上辅以使用清热利湿、解毒排浊的中药。此外也不妨尝试一些具有化浊解毒功效的药膳,如惹仁粥、菊花茶、莲子粥、荷叶粥、百合汤等。也有观点认为,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多有胃络阻滞的表现,如胃黏膜晦暗、萎缩,黏膜下血管扭曲、显露等,故认为此病属于中医血络病范畴[9]。由于该病的病机复杂,治疗上也是以健脾益胃、益气养阴为主,辅以解毒排浊、活血化瘀[10]O3.2西医的防治方法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疗法,,该疗法攻克传统手术、放化疗、治疗缺点,做到更精、更准,更彻底。疗法通过体外培养患者自身的抗癌细胞,然后冋输到患者体内,达到科学抗癌的目的。它借助生物
8、制剂的作用,培养并输入人体内,利用人体内最高效的特异性免疫细胞DC、CIK、T、NK细胞共同作用,调动患者机体的防御机制,以调节患者机体的生物学反应,杀灭癌细胞,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