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61306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3
《生态视角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视角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论文生态视角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的构建刘燕[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目标要求。文章从生态视角构建涵盖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并从教材、教法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框架践行策略。[关键词]生态视角;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作者简介]刘燕,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娄底417000)白1995年国家推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至今20年以来,我国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上虽取得了一定成效,
2、但仍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1]。高职英语课程是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2]。这一培养目标符合“全人”的发展理念,提出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学习语言所紧密依附的目的语文化,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得以提升,回归了英语教育的本真。然而目前高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培养内容、培养框架、
3、培养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还不完善。本文拟从生态视角,构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框架,以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及培养框架回顾(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Gudykunst和Kim等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出了情感、认知和行为的构成三分模式;Samovarl和Portter等的三分要素为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动机和跨文化交际技巧[3];GuomingChen则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个人能力、交际技巧、心理适应能力和文化意识[4]。国内学者中,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基本能力、情感和关系能力、情节能力和交际
4、方略四个系统[5];付天军、陈凤然针对我国的单一文化背景现状,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知识因素、交流行动、学习者态度及文化对比能力[6]。(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在西方国家应用较广的是行为中心模式[7],这种模式将培养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学习者交际行为的有效性上,包括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和任务完成情况。在国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中,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知识中心模式,即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认知能力。李映提出要按了解、理解、评价和运用四个层次来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8]。付天军、陈凤然借鉴Patrick文化教学模式,构建了单一文化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了
5、解、参与、比较和调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9]。孔德亮、栾述文提出了实施师资培训、平衡语言文化、比较中西文化、融入新闻知识、进行文化测试五方面具体策略的跨文化教学实践模式[10]。但上述研究以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居多,从生态视角构建高职层面培养框架的并不多见。二、生态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一)生态视角下的跨文化教学观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分别与语言学、教育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科学,它们的兴起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尽管二者研究范围各有侧重,但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要义:综合、平衡、动态、发展。从生态的视角来看文化与
6、跨文化教学,我们不难理解如下观点:语言是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就必定要进行跨文化教学;跨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向“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文化是动态的,是随着时间、地点及文化群体成员的年龄、性别、价值取向等变化而变化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开展。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二)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高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不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讨论与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根据上述能力要求,结合生态学综合平衡、动态发
7、展等观点,我们认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应涵盖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三个层面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构建出生态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见图1)。跨文化知识。注重的是认知层面。主要包括显性跨文化知识和隐性跨文化知识两方面。显性知识是可以直接学习到的跨文化知识,如本族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在政治政治制度、社会背景、语言交际、风俗礼仪、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异同;隐性知识则潜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只有在跨文化交际实践时才显露出来,包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