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38221
大小:55.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2
《读汉字识中国--贪:含在口中的欲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汉字识中国--贪:含在口中的欲望-国学教育论文读汉字识中国--贪:含在口中的欲望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逸忱相较于其他常用汉字而言,贪字的出现很晚。在出土的文字材料中,我们最早只能从战国时期的楚简上发现它的身影。从字形来看,其上为一人
2、,中间有一口,其下则为一贝,从意义上讲,表达的是口中含贝。所以,在早期没有“贪”字时,往往用“含”来代替“贪”,文献中也常常贪、含相互假借。“贪”怎么能与“含”等同呢?这需要从上古的丧葬习俗说起。上古时期在远离海滨的中原地区,海贝极为稀有,大约从仰韶晚期(前4000年一前3000年)开始,较高等级的墓葬中却往往随葬海贝,海贝数量越多,墓葬规模也越大。陕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一号墓葬中,墓主人就随葬有一万余枚海贝。在夏商周时期,除了墓葬中随葬海贝外,无论人穷人富,在死亡时口中大都会填有一枚或多枚海贝。这一现象,
3、在文献中谓之“晗”。在考古发现中,由于米无法保存,目前所能发现的都是贝、玉等材质的晗。这是生者对亡者世界的一种担心:此去黄泉路,缺钱少吃,所以要让逝者口中含着东西上路。人死如灯灭,本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而今要走了,却还要带点什么走。这种行为,无疑是人类对物质的占有欲在作祟。所以许慎撰《说文解字》就直言:“贪,欲物也。”秦时李斯统一文字创造了小篆,“贪”字上部的一人一口变成了“今”字,此后经隶楷直到简化字,一直保留着上“今”下“贝”的组合。“今,是时也”,此时的“贪”似乎也被赋予了求眼前之利的意味。还有一种说
4、法认为“贪”字是从“念”字演化来的。查阅古文字后发现,“念”与“贪”确实有相似之处:“念”去掉“心”,加上“贝”,就是“贪”。人心被物欲替代,秦人编纂的《吕氏春秋》有语“求无厌足为贪”。信念化成了贪欲,虽不可考,倒也传神。“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身着绫罗和绸缎,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和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一朝登上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这是清人胡澹淹的打油诗《解人颐·知不足》,从中可见人心的贪欲是
5、怎样一点一点滋生的。令人惊叹的是,早在三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对贪念有了警醒,《诗经》里就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其中提到的“硕鼠”就是贪官。《论语》里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2500年前,弟子子张请教老师孔子:“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从政?”孔子答:“遵行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习,就可以去了。”孔子所说的五种美德,其中一项就是“欲而不贪”。孔子认为让有德者来做官,就不会有贪污腐败发生了。中国使用时间最久的官吏选拔方式是文化考试。“学而优则仕”,以科举来选拔人才,但“擅读书”并不等于“道德高”。因为
6、中国有自成一套的官文化,而官文化的核心,是“治人”,其特征就是“人治”。“人治”充满了人为随意性,缺少制度化、法治化。人德则廉,人无德则贪。所谓“升官发财”,“官”与“财”似乎划着等号。升官了,必然会利用权位贪取钱财。历朝历代的帝王都痛恨贪官,比如打小逃过荒、当过和尚的朱元璋,他曾创造了一个字:“嗿(tan)”。细看此字,三分兽容,七分贪相。“嗿”是一只独角怪兽,我们今天会在明清官府内宅的照壁上看到“狯”的图案。只见那“狯”兽,状似麒麟,类如饕餮,四周围绕着被它搜罗在侧的各种宝物,它仍在张着血盆大口冲向一轮
7、红日。据说古时候官员行至此照壁,跟班的衙役就会齐声喊道:“老爷过‘狯’(贪)了!”官员闻声便该马上自省:近来是否动过贪渎之念,办过枉法之事?朱元璋曾严肃指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反腐力度最大的皇帝之一,贪赃六十两以上的,砍头示众,再剥皮实草(将人剥皮,再将人皮里填草)。结果怎样呢?据《明朝小史》载:朱元璋在位第18年时,终于发出了如下感叹: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期擢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俱久,俱系奸贪。为什么自己提拔重用的人,当官久了,都变成奸贪之人了?朱皇帝实在
8、想不明白。想不明白的,不止朱元璋一个人。中国的反贪最早从尧舜时期已经开始,据《左传》记载,尧帝时缙云氏家有个小子不成器,贪侈犯科,民愤极大,最后被发配边疆打山怪去了。美国学者亨廷顿在《种族的品性》中说:“中国人……有一种特殊的贪小利行为,文言叫做‘染指’,俗话叫做‘揩油’。上至于军官的克扣军粮,地方官吏的刮地皮,庶务买办的赚钱,下至于家里老妈子的‘揩油’,都是同性质的行为。”他所说的是贪小便宜的心理,有这种心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