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16812
大小:5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0
《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封面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10/10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以及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总部经济聚集区具有一些和产业聚集区类似的特征,如空间的高度聚集性、竞争的共生性以及创新性等,同时,由于其本身聚集的是企业总部,处于研发、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研究总部经济聚集区应该从研究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开始。(一)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 1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
2、的形成在交易成本足够低的前提下,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外部规模经济使多个同行业的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与培训,从而实现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另外,外部范围经济又使集聚在特定区域内的单个企业生产更加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因此,产业集群的本质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
3、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概念辨析: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一个词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一般包括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产业的集聚,是一种聚集经济。根据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在确定的研究对象上,产业集群与聚集经济并无多大区别。实际上,在研究聚集经济的文献中,多数是以产业集群为具体研究内容的。两者的差异在于:产业集群强调产业关联,而产业集聚只是形态上的产业集中;聚集经济更加一般和抽象,产业集群是集聚经济的一种新的形式。在研究方
4、法上,研究聚集经济与研究产业集群基本上用的是相同的方法。所以,在经济学家眼中,集群和聚集在经济意义上基本是一回事。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它便具有了收益递增和成本节约的特征,这都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向心力”KrugmanP,“Theroleofgeographyindevelopment”,InternationalRegionalScienceReview,1999.,这种“向心力”不仅表现在规模收益递增和获得创新优势上,也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上升,包括总成本的降低、差异化战略
5、和专一化经营带来的生产、营销和决策等优势,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论述到,应对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产业结构“五力模型”)时,企业的一般化战略为依托自身总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经营制定防御战略。在对企业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后,波特又进一步延伸至研究国家竞争力,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架构”。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集群(见图1)。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图1克鲁格曼产业集群的双重循环集群模式同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组织和市场结构之间
6、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背后隐含着大量的制度规则,这些制度规则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产业集群产生路径依赖和积累效应,从而进一步强化集聚(见图2),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发的或政府推动等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功能布局、结构层次和产业特色的工业聚集发展区或者产业群集,即产业聚集区。集聚区一旦形成就以其递增收益和路径依赖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直至集群的边际收益与企业内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图2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机制2产业集群与产业聚
7、集区的经济学分析10/10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形成之后,一方面使区内企业获得规模收益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深刻改变着企业的行为模式乃至组织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从“线性范式”逐步向更高形态的“网络范式”过渡,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和聚集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倍增。这种巨大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1)外部性。首先,产业集群及其聚集区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在集群内部能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
8、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其次,产业集群及其聚集区形成后,使得技术创新由单个企业的“线性范式”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网络范式”,这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技术领先作用,而且要通过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形成系统的波及途径和渗透效应,从而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局限,降低了创新活动的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