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

ID:33067889

大小:73.46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19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_第1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_第2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_第3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_第4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应用心理学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继电视、影碟机和电子游戏等媒体Z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媒体,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影响着青少年如何表征外部世界与表征自己。虚拟交往(virtualinteraction)和互联网空间被看作是青少年人际交流的另一个广阔场所,在此过程和空间屮青少年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互联网空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遍布全球的环境,在其中I才I体和个体的价值观与自我认同得以产生、构建和对话。互联网为青少年捉供了实验和探索口我认同的理想场所,人们预期青少年会使用互联网來进行匿名的认同

2、试验。Crook认为青少年正在使用互联网來表征自我、构建自我、确立自我存在与获得自我认同。可以预见,随着靑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增加,个体的某些或部分心理发展任务可能会转移到互联网空间中进行。2.针对互联网使用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互联网和个体心理这两个研究对象高度复杂,研究二者的关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一直以來,在这个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互为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众多观点和结论。概括起来,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使用对靑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冇消极的破坏作用。3.Erikson(1958,1963,

3、1968)在对自我同一性的讨论中,明确地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和动力的功能。它能提供过去、现在、将来的主观一致感和连续感,提供组织和整合不同行为的框架,为社会比较提供基础,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以及生活的方向、目的和意义oWaterman(1992)提出个体同一性构成了最佳的心理功能的一个方而,认为个人同一性符合最佳心理功能的四个标准:(1)有助于促进个人幸福感的提升;(2)有助于个体目标的实现;(3)有助于社会认可的获得;(4)有利于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实际上,Erikson的理论是他对心理健康功能理解和关注的自然结果,每一个阶段的成分和相应的品质都是在代表健康或最佳的心理功能的背景

4、中讨论,同一性危机的解决反映了精神的和谐状态以及个人的幸福感。二、研究的基木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网络使用、自我同一性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并冃检验口我同一性是否在网络使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调节效应。研究假设1.大学生网络使用会影响其心理健康。2.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成正相关。3.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网络使用彩响其心理健康的调节变量。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a)被试:宁波大学的本科大学生200人,男生和女生各为100人,年级跨度从大一到大四。b)研究工具: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量表:采用Tan等人编制的一个简易量表,将自我认同看作是从口我认同扩散到口我

5、认同完成的连续体。问卷共12题目,题目根据Erikson描述的自我认同的特征编写而成。问卷中对每种特征的描述都是成对的,采用的方法是迫选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期望效应的影响。因此,每题由两个描述自我认同的句子构成,一句表示自我认同完成,一句表示自我认同扩散,采用迫选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期望效应的影响。记分规则为:每题被试选择表示口我认同完成的句了记1分,选择表示自我认同扩散的句了记0分。问卷的总分表示被试自我认同完成水平,得分越高,则说明被试的自我认同完成水平越高。2.网络使用问卷:该量表考查了网络使用的时间、目的与方式、网络使用程度。对网络使用程度的研究,采用美国布拉徳福徳的皮兹堡大学的

6、Young(1999)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编制的《互联网成瘾量表》。该量表包含8个题目,采用两点计分,0代表不符合,1代表符合,5分及以上为成瘾,4分及以下为未成瘾。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杳工貝,用來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共有33项,其中1、3、6、7、7、9、11、13、15、16项为反向评分。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国内段建华(1996)对木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量表测查了362名大学生。研究表明本量表比其它焦虑和抑郁量表的效能好。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述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

7、个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因了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o1.自尊量表(TheSelf-EsteemScale,SES):该量表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由10个条目组成,分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1、2、4、6、7正向记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