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

ID:30862450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_第1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_第2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_第3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_第4页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自我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摘要: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本文分别从自我同一性的与网络使用的关系、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关键词:自我同一性网络使用心理健康1、前言继电视、影碟机和电子游戏等媒体之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媒体,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影响着青少年如何表征外部世界与表征自己。虚拟交往(virtualinteraction)和互联网空间被看作是青少年人际交流的另一个广阔场所,在此过程和空间中青少年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

2、认同和自我概念。互联网空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遍布全球的环境,在其屮团体和个体的价值观与自我认同得以产生、构建和对话。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实验和探索自我认同的理想场所,人们预期青少年会使用互联网来进行匿名的认同试验。Crook认为青少年正在使用互联网来表征自我、构建自我、确立自我存在与获得自我认同。可以预见,随着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增加,个体的某些或部分心理发展任务可能会转移到互联网空间中进行。针对互联网使用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互联网和个体心理这两个研究对象高度复杂,研究二者的关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一直以来

3、,在这个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互为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众多观点和结论。概括起来,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消极的破坏作用。Erikson(1958,1963,1968)在对自我同一性的讨论中,明确地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和动力的功能。它能提供过去、现在、将来的主观一致感和连续感,提供组织和整合不同行为的框架,为社会比较提供基础,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以及生活的方向、目的和意义。Waterman(1992)提出个体同一感构成了最佳的心理功能的一个方面,认为个人同一感符合最佳心

4、理功能的四个标准:(1)有助于促进个人幸福感的提升;(2)有助于个体目标的实现;(3)有助于社会认可的获得;(4)有利于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实际上,Erikson的理论是他对心理健康功能理解和关注的自然结果,每一个阶段的成分和相应的品质都是在代表健康或最佳的心理功能的背景中讨论,同一性危机的解决反映了精神的和谐状态以及个人的幸福感。2、国内外研究现状Erikson的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一种对于自己是谁,将要去向何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知觉。Erikson用认同危机来描述当这些青少年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

5、该)做怎样的自我〃时会体验到的那种混乱,甚至焦虑的感受。Marcia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扩散、早闭、延迟和完成四种状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杳报告显示,互联网用户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服务依次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使用率分别为67.9%、65.7%和64.7%。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各有不同,使得他们使用互联网的目的与方式也存在差异综合已有研究成果,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性目的(如人际交流与角色扮演等)、工具性目的(如做功课、信息搜索等)、娱乐性目的(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雷雳、陈猛依据Bronfenb

6、renner的生态学模型,从微系统、屮系统、宏系统以及处于生态系统中心的青少年自身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提供了有关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方面的一些初步知识。总的来说,以往的理论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互联网使用可能会给用户的情绪与情感过程带来消极影响oKraut等人对73个家庭的169名被试进行了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被试上网的最初一两年内,过多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会导致他们社会卷入的减少,即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使用者的社交规模逐渐下降,同时述会导致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

7、从而引起心理幸福感的降低。研究者据此认为,互联网使用可能取代了现实中的部分社会活动,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社会参与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消极的社会心理效应。Egge和Rauterberg的研究发现,10.6%的被试报告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如因为化费太多的时间上网而感到内疚、互联网是唯一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等等。此外,Morahan-Martin和Schumacher发现互联网是某些人改变心境的工具(情绪低落时,或焦虑时上网)。Stoll与Turkle也在研究中发现被试因为上网交友而导致社会孤立与社会焦虑。崔丽娟,刘琳对110名本科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和他们在对他人的信

8、任感、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三方面的社会性发展进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