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14067
大小:61.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9
《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初探——以历史学(师范)专业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初探一一以历史学(师范)专业为例王德龙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摘要:“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是一种嵌入式教学方式,它利用比赛平台所产生的荣誉感和利益驱动,调动教、学、评三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整体评价”的教学耍求。“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在操作原则上要注重分层、多次、开放式选拔,形成支点辐射效应;在程序设计方面要把握广泛宣传、公开选拔、嵌入式训练、亚文化交流等关键环节。“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最终塑造自主研练的学习共同体。关键词:比赛导向;嵌入教学;自主学习;作者简介:王德龙(1974—),男,山东莒县人,讲师,博士,研
2、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收稿日期:2017-07-30基金:2016年安徽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新升一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研究一一以历史学(师范)专业为例”(编号:2016jyxm0919)Received:2017-07-30为引导高师院校加强学生职业训练,近年来以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协会等为主导的多层次教学技能大赛普遍开展。高师院校师生积极参与,大赛逐步成为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强化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着为比赛而比赛的情结,惯常的做法是挑选个别学生加以封闭训练,甚至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组建教师智囊团,越俎代庖,
3、学牛仅仅成为表演的机器,这种做法违背了比赛的初衷。比赛的目的在于以赛促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是攫取大量教学资源单独训练个别参赛选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适应比赛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以点带面,实现大多数师范牛教学技能的普遍提高。、“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的价值意义“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个别选手的培养,而是以比赛为主导,调动教师、管理者、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重新配置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实现师范牛教学技能的普遍提高。目前高师院校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教学实践的弊端,毕业生对于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利用新的教学技术、如何设计教
4、学情境等缺乏模拟训练。虽然各方面都在推动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但是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面临多重阻力,有来自于传统模式的习惯与惰性,也有来自于既得利益的分配与掣肘,更多的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多方认可的、共同参与的主导平台。而“技能比赛”恰恰可以成为这种主导平台。在比赛导向模式下,教师、学生、管理者被集中于一个平台,传统的教学习惯和利益格局被打破,教学各方面的元素被重新分配角色,这对于改进口前教学瓶颈问题有重要意义。以历史专业为例,目前高校历史教学主要存在教、学、评三各方面的瓶颈。在“教”的方面,教师倾向于传统的满堂灌讲解,学生参与度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理解,学牛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5、在“学”的方面,学牛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缺乏探寻式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知识储备有余,实践能力不足;在“评”的方面,教学效果的不可量化和教学成绩的长周期性,造成评价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衡量教师的劳动,遂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长期存在。“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三个难题。从“教”的方面来看,“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以比赛内容为导向,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操作性,避免教师授课过度理论化引发的审美疲劳,口比赛的参与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以教师教了多少为标准,而要以学生掌握了多少为标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的自我检验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每一
6、个教学环节,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教学方法,脱离自我中心的习惯位置,充分注重学牛的理解反馈,进而引导教师从主观内在上追求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结果的有效;在“学”的方面,“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实现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那么学生必须作为比赛主体,这种责任定位和角色要求会引导学生将教学过程视为自己的事,在参赛的处境压力和荣誉吸引下,学生会主动分析比赛内容,寻找取胜方案,并将这个过程与教师的教学相结合,不仅兴趣大增,而且会自主探究问题、交流心得,多方面汇总有效信息,加以分析、判读、综合,最终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双重教学效果;在“评”的方面,可以按照学生的获奖名次和参赛层次
7、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评价周期短,可以督促教师及时改进教学;这种评价连续性强,可以避免一次性评价的偶然性;这种评价可量化,能够较客观公正的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以比赛结果为导向的量化评价,被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后,可以引导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力,从而在根本上扭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利益选择,实现以评促教的目的。二、“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的理念既然“比赛导向型”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教、学、评三方面协调、引导教学资源重新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探索“比赛导向型”培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