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85208
大小:58.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文科-理工科院校发展进程中必然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科:理工科院校发展进程中必然选择摘要:工科大学办文科既是理工科大学实现综合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必经步骤和内在组成部分。文理渗透、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繁荣校园文化等,均需要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工科院校;学科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61-02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工科大学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不需要文科,因此多数工科大学在学科结构上往往是单一的工学体系,至多是综合
2、性的工学体系。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综合化的发展,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而紧迫需要,单科型和多科型大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社会所认识。它们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着人们对大学的认识。综合化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成为各个高校自觉谋求的基本发展方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凸现出了文科在工科大学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一些高校纷纷掀起了一股建设文科的热潮。如今,工科大学的文科已成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出的2007—2009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
3、学科权威排名中,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诸多学科均位列前十[1]。一些知名的传统理工院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已经拥有了一批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成为新型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这种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热情之高,是中国工科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学探讨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和潜在力量,对于正确把握工科院校文科的基本发展方向,找准学科生长点,对于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文理渗透、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要求理工科大学发展文
4、科众所周知,50年代院校调整时形成的单科型或多科型理工科大学是全面模仿前苏联的产物,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模式为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跨门类科学技术的整合化,科学技术在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形成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复合性科学学科群;二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技术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间高度综合、内在交织与渗透;三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社会科学高度技术化
5、,显示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融合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这种合流表现在研究方法的趋同,如数学方法、模拟方法、计量方法、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其次,表现在科学内容的相通上,二者不仅使用着控制、反馈、信息这类相同的概念,而且已经或将要产生一大堆边缘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产生"自然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的自然科学”;再次,在工程技术层次,这种合流体现在“自然的社会工程”或“社会的自然工程”的大批涌现。由此而来的运用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研究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问题。同样,许多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人文精神,
6、体现人文关怀。这些都对当代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综合化的发展。一方面是指综合性大学要有更大的学科包容面,要在保持和发扬基础理论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开设和加强应用性和工程性的学科与专业,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当理论转化为技术的中介,另一方面则尤其要求理工科大学要尽快实现综合化转型,在保证工程技术和应用性优势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建设一个强大的文科。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的综合性理工大学都在积极强化理科基础并大力发展文科,就是一些部门所办的行业性工科大学,也在积极调整和改革
7、单一的工学学科体系。“以工为主,文理渗透,理、工、文相结合”的学科体系,是相当一部分理工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目标。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理工科大学建设文科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是理工科大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当代社会中,工程本身往往是经济与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许多工程问题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且要涉及到社会的文化、伦理、心理、环境等问题。三峡工程之所以为全世界所关注,最重要的恐怕不是人们担心中国人没有实力建设这个工程,而是担心我们能否处理好与工程建设紧密相连的移民、环保、文物保护、旅游资源甚至于气象和
8、战争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扫除无知的愚昧和黑暗,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祉;也可能刺破和谐,成为人类毁灭自身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工程师社会责任尤其重大。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21世纪的工程师至少能够回答与工程有关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会不会做”的问题;第二个是“值不值得做”的问题;第三个是“可不可以做”的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