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79168
大小:64.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8
《教学商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之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商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之途径【摘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三大主题展开。每一项建设内容几乎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而且都是从与企业的合作开始又最终为企业服务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也通过校企合作成为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内容。【关键词】教学商鉴“国示校”建设借鉴【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55-03从服务于企业来说,
2、职业教育的起点在企业,终点也在企业,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所谓教学商鉴,即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方法借鉴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氛围。通过教学商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下简称“国示校”)建设真正办出了先进办学理念的示范、勇于改革创新的示范、一流培养质量的示范、鲜明办学特色的示范。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进行探讨。一、商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商业的定位,就是令自身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
3、商业的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该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商业的定位就是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从传播层次上讲,定位就是与第一发生关联;从战略层次上讲,定位就是要找到和成为第一。在教学中,如果把人才培养模式看做一项服务的话,那么这项服务要想成为教学领域中与众不同的“产品”,成为行业里的”第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定位问题。即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中要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怎样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已经确立的人才培养模
4、式。在“国示校”建设过程中,已经确立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政策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应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即“五个对接”。“五个对接”明确定位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商业的定位是一种心
5、智的定位,即要把我们产品或服务定位于客户的心智之中,"国示校”建设中,学生就是我们的客户群,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我们为其提供的服务,进入学生心智的唯一捷径就是使人才培养模式这项服务成为“第一”O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常常脱节,甚至出现在校学习两年不如企业培训两个月的现象。相比之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技能,同时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中职学校人
6、才培养模式的“第一”。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定位于学生这个特定客户群心智的定位。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给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二、"4P”到“4C”组合营销与课程体系改革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国示校”建设中,课程体系改革也是围绕广义的课程改革和狭义的课程改革两方面进行的,其中包括课
7、程教学方案的改革、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教材的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改革,就是“不破不立”,就是要把旧的、不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破”掉,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旧的、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都是教育教学专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制定的,课程的内容也以学科知识为主,教学上体现的是教师本位,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如果把课程看做产品、把课程体系看做系列产品、把学生看做顾客、把教学过程看做营销过程的话,在商业营销中,这就是典型的“4P”营销组合模式:产品(Product)课程、价格(Pric
8、e)课时、渠道(Place)教学模式、促销(Promotion)教学方法。这种商业营销模式中,始终是从产品出发,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体现在课程上,即只强调课程的内容而忽略了顾客(学生)对产品(课程)的感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尽管在产品(课程)的营销(教学)过程中制定了合理的价格(针对不同的课程制定了相应的课时),也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