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

ID:32672597

大小:47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4

上传者:赏心悦目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_第1页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_第2页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_第3页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_第4页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对比技巧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课堂笔记——两篇申论文章的对比请大家仔细比较下面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第一篇文章:打造创新型经济伏案回首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一句响彻亘古的强音不禁跃然纸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个民族的腾飞,一个时代的发展,出路唯有创新!遥想当年,秦王朝极力推行“商鞅变法”,而成为了东方世界第一个泱泱帝国。与之相反,晚清政府闭关锁国,打击维新,终至丧权辱国,遗恨青史。历史用铁的事实不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创新是发展的推进剂,唯有自主创新才能谋得全面发展!我们再将目光从历史投向海外。60年前刚刚经历了二战噩梦的日本,有一家生产收音机的小企业,喜从天降般地收到了美国一家著名电子企业50万台的订单。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家日本小企业宁肯失去这一天文数字般的订单,也决不同意订货方美国布罗瓦公司的附加条件。这个附加条件是这批收音机在美国销售时不能使用这家日本小企业的商标,而必须使用定购方美国布罗瓦公司的商标。在这家日本小公司的一再坚持下,布罗瓦公司最终只得勉强同意了这一令人不思议的要求,很不情愿地让这批收音机使用了这家不起眼的日本小企业的商标。而这家日本小企业的商标就是日后享誉全球的“索尼”!正是这种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坚持自主创新的意识,造就了索尼,也造就了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而就这仅仅20多个国家,他们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三方授权的专利)总数却占全世界的99%以上。相形之下,中国企业的现实却是令人痛心棘手。企业体制僵化、行为短视、假冒风盛行等等现象愈演愈烈。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往往需要出口上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我们再将目光从发达国家投向与我们国情相仿的印度。近年来印度高科技产业突飞猛进。据世界银行一份调查称,80%的美国公司已经将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首选市场。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访印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难怪世人在惊叹,印度人是在用头脑发展经济,而中国人却是在用血汗和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如滚滚浪潮势不可挡。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却以中庸守旧为主要特征。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为什么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在泱泱天朝?中国传统文化不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发展就无从谈起。面对残酷的国际竞争,政府必须不惜代价地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创新经济的投入。政府应尽最大所能投入资金,实实在在地奖励每一个企业创新,只有这样直接的资金奖励手段,才能真正调动起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必须不遗余力地加大宣传力度,使创新之风充盈中国文化的每一个毛孔。同时积极加强法制建设,使创新走上法制化的高速轨道。只有创新才是治国之本,也只有创新才是强国之路。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欲称霸世界,经历创新都是必由之路。中国的过去是文明古国,中国的今天也应该是世界强国,而中国的未来更应该是东方的巨人。第二篇文章:打造创新型经济我国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33万亿元人民币,已经位居世界排名第四。甚至有人测算,按照实际购买力,我国在2007年GDP实际上就已经超过了日本,达到了世界第二的规模。在这些令人兴奋的数字面前,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经济高速发展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很大,但很多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底端。“中国制造”虽然遍及世界市场,但“中国创造”.. .却微乎其微。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依赖于对资源的巨大消耗,必然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这种增长模式是依赖于我们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而随着我国近年来计划生育国策效果的显现,老龄化社会进程日益加快,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可以想象,未来十几年到几十年之后,我们劳动力价格成本的优势将荡然无存。而保护环境、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更是荫福子孙后代的历史使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依靠打造自主创新经济,才能让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插上腾飞的翅膀。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高屋建瓴地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目标是:2020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提高创新能力,打造创新经济,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进程中,仅仅依靠企业自觉地履行其社会职能是不够的。我们各级政府应该在充分发挥政府行政行为的社会主导作用。首先,切实做好保护知识产权等工作,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为企业能够积极投入创新,创造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举个例子,假如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那就很难调动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的积极性。只有对各类知识产权进行有效地保护,使企业的创新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市场效益,才能真正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各级执法机关要对制假售假、盗版侵权、虚假广告、走私贩私、恶性竞争等破坏市场环境秩序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对各类较为突出问题采取集中专项治理,并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制约,使积极创新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最主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对创新投入的积极性。第二,我们要加大对科研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教育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科技财政投入结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重点支持普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创新型经济社会铺垫有力的人才基石。第三,科技创新需要政府的引导,建立健全完善的行政激励机制。我们应拓展政府采购的扶植、引导功能。支持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生产。建立完善财税政策激励机制,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使创新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中国是拥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智慧源远流长,举世公认。在我们万众一心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业的今天,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经济,让创新之风蓬勃发展,创造能量充分释放,让中国创造的产品遍及五洲四海,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回首21世纪之时,能够为我们当今时代所迸发出来的无限创造力而惊叹而自豪。樊政:尽管以上两篇申论文章题目都是《打造创新型经济》,篇幅相差也不大。但是两篇文章内容的区别却较大。不知读者在这两篇文章中感觉哪篇文章相对稍好一些?就我的经验,绝大多数读者可能更相对欣赏第二篇文章。原因很简单,第二篇文章相对言之有物。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上区分,下面我们从申论考试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两篇文章的区别。.. .区别一:对策论述水平明显不同。区别二:对“打造创新型经济”重要意义分析的角度和深入、准确程度不同。区别三: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水平明显不同。区别四:写作重点不同折射出思考问题的水平也不同。一、对策论述水平明显不同。(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篇幅的大小上,更主要是表现在其对策的准确、全面和深入的区别上。先看第一篇文章,其对策的论述主要是在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如果大家是刚刚备考申论不久,读这一自然段,可能仅仅是感觉对策不够充实、准确。而事实上,如果是具有一定的申论积累的读者阅读这自然段,就会发现其有着相当严重的错误。我们先来看这一段的第一句话:“面对残酷的国际竞争,政府必须不惜代价地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创新经济的投入。”这句话,实际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错误!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就是说涉及到了申论备考的一些核心问题。我们不妨在这里多用一些笔墨,尽量为读者将问题阐述清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是我们目前在国际竞争中最有优势的部分,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是解决我国目前就业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大家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能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更主要的是,一个人只有通过就业才能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通过就业才能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 .我国目前就业压力是极其严重的。甚至可以说,人类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比今天的中国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形势更为严峻。由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逐渐普及,近些年来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力从繁重的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再加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很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水分被挤出——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岗人员”急剧增加。更主要的还有,我国近30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现在正处于明显的“人口红利”期。(简单地讲,“人口红利”是指就业人口在人口年龄分布上占有多数,需要抚养、赡养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以上原因共同造成了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打个不太准确但比较形象的比方:有人讲如果让美国、西欧、日本等所有的发达国家的所有在岗人员全部下岗,换成中国的剩余劳动力,恐怕中国的剩余劳动力还能有剩余。当然这样的比方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模型假设。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艰巨性、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积极鼓励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不积极地鼓励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也得不到发挥,我们的经济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速发展。打造创新经济,发展包括高新科技在内的集约式产业模式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矛盾。因为中国的就业人口比较多,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创新型经济,这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第一篇文章中提到:“政府必须不惜代价地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政策认识上的错误。很可能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粗放式产业模式”相混淆了。后者是指“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而且“不惜代价地限制”用词也不准确。再往下看,第一篇文章中继续写到:“政府应尽最大所能投入资金,实实在在地奖励每一个企业创新,只有这样直接的资金奖励手段,才能真正调动起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实际上这句话的所谓措施是不可操作的,是不现实的对策。大家可以想一想,实实在在地奖励每一个企业创新,这需要的资金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任何一个企业进行创新的成本都是巨大的。我们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财政收入还有着很多非常必需的用处,比如教育方面的投入、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投入(即社会保障等),还有许许多多的公共事业。而我们财政收入即使全部都用在奖励企业创新上,其激励力度也未必能够真正地满足每一个企业的创新需求。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很明显..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该作好裁判员去维持秩序,而不应当越俎代庖。既不能在市场中“缺位”,也不应该在市场中“越位”。这一点第二篇文章写得相当准确、深入。大家看第二篇文章中的这一自然段:首先,切实做好保护知识产权等工作,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为企业能够积极投入创新,创造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举个例子,假如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那就很难调动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的积极性。只有对各类知识产权进行有效地保护,使企业的创新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市场效益,才能真正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各级执法机关要对制假售假、盗版侵权、虚假广告、走私贩私、恶性竞争等破坏市场环境秩序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对各类较为突出问题采取集中专项治理,并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制约,使积极创新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最主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对创新投入的积极性。这一段对策不仅准确而且分析得相当充实、全面、深入。大家想一想,企业是有逐利性的,这是企业作为营利性机构的基本属性之一。如果侵犯知识产权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那么哪个企业还会创新呢?再比如,如果盗版软件随处可见,那么国内的软件行业不要说发展创新,恐怕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净化市场,保证市场的公平有序,保护知识产权,这些任务必须由政府来完成。也只有当政府保护好知识产权、维护好市场秩序,才可以使企业不靠所谓“歪门邪道”,而只能靠积极创新去获得市场。创造出这样的市场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起企业对创新的投入。这样做要比我们政府简单地给予一定资金鼓励效果好得多。大家看第二篇文章中这一自然段还有一个优点:不仅对策阐述比较全面,而且对对策有一定分析。“各级执法机关要对制假售假、盗版侵权、虚假广告、走私贩私、恶性竞争等破坏市场环境秩序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对各类较为突出问题采取集中专项治理,并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制约,使积极创新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最主要手段。”对破坏市场秩序的各类行为阐述全面,说明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比较深入。这种对问题罗列的概括方式是我们申论文章写作所提倡的。同时在这一段中,不仅提到了要采取“集中专项治理”的对策,还进一步强调了建立长效机制是我们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从申论角度来看,第二篇文章的最精彩之处就是这一部分。它的可取之处主要在于:.. .第一,能够从行政主体行为的角度去提出对策。第二,提出的对策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将最重要的对策列为对策分析部分的首要部分,突出了重点。第三,对策分析比较深入、全面,并且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将问题说得比较清晰。第四,对如何实施对策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如:分析了要对哪些方面重点执法,要既采取“集中专项治理”更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相信随着大家申论备考的逐渐深入,对这其中的可取之处会有更深一步的体会。一、对“打造创新型经济”重要意义分析的角度和深入、准确程度不同(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第一篇文章先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再与印度相比较。而第二篇文章立足于中国现实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请大家看第二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国制造’虽然遍及世界市场,但“中国创造”却微乎其微。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依赖于对资源的巨大消耗,必然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这种增长模式是依赖于我们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而随着我国近年来计划生育国策效果的显现,老龄化社会进程日益加快,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可以想象,未来十几年到几十年之后,我们劳动力价格成本的优势将荡然无存。而保护环境、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更是荫福子孙后代的历史使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依靠打造自主创新经济,才能让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段论述抓住了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打造创新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提升产业模式。其中涉及了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些都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首先依赖的不是内需的增长而是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在近些年中飞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着相当大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但是长远地看,一方面目前我国人口年龄分布中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效果的显现,可以想象几十年后,人口红利将荡然无存。人口年龄分布中,劳动力人口比例会明显下降。而且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劳动待遇和社会保障在日益改善。所谓“民工荒”目前已经屡见不鲜。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劳动力价格优势肯定会逐渐弱化,由“人口红利”期很快进入“人口负债”期。如何才能保证我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呢?只有打造创新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更是涉及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要依靠技术创新、依靠打造创新型经济。第二篇文章论述打造创新型经济意义时,抓住了中国最主要的现实问题,且论述深入、透彻、准确,表现出了很强的政策素养。我们反观第一篇文章。第一篇文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论述,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秦王朝的商鞅变法与晚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对比。历史虽然可以为鉴,却终究与现实问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而且商鞅变法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我们打造创新经济的内涵与外延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第一篇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举了索尼公司成长的例子。索尼公司的成长之路尽管是坚持自主品牌、坚持自主创新,但这个例子主要还是从企业经营、企业管理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行政行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至于第一篇文章的第五段:“我们再将目光从发达国家投向与我们国情相仿的印度。近年来印度高科技产业突飞猛进。据世界银行一份调查称,80%的美国公司已经将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首选市场。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访印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难怪世人在惊叹,印度人是在用头脑发展经济,而中国人却是在用血汗和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尽管中国与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印度的国情在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很多方面都与中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比如说第一篇文章以印度软件行业发展为例,就得出结论:“印度人是在用头脑发展经济,而中国人却是在用血汗和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印度软件行业之所以比较发达是有着相当特殊的原因的。.. .软件行业的起步腾飞始于七、八十年代的美国。软件技术的交流主要依赖英语。印度曾经有很长时间是英属殖民地,所以直到今天英语在印度依然是主要使用的语言之一。印度的青年学子在学习软件技术,特别是尖端软件技术时,没有语言障碍。而非英语国家相对来讲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青年学子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还要拿出相当多的精力去学习英语,这势必造成专业知识的学习精力投入受到挤压。而如果将20岁左右的这几年黄金时间投入到软件方面的学习中,英语水平的提高恐怕又要打一定的折扣。这是目前非英语国家(包括日、法、德、俄等国家)软件行业不如美、印、英等英语国家发达的一个普遍原因。这与政策、与创新本身并没有绝对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以点代面”,以印度软件行业的发展来强调印度是个创新型国家,“印度人在用头脑发展经济”,这样的认识不是很深入、准确。申论文章的写作不同于高中生的写作,它本身测评的就是我们对政策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第一篇这样的文章,如果是在一个水平较高的阅卷老师面前,将被看作是相应素能较低的表现。一、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水平明显不同(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相对而言,第一篇文章写作激情有余,准确性不足;文采有余,对社会问题认识水平不足。比例如,第一篇文章的倒数第三自然段: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如滚滚浪潮势不可挡。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却以中庸守旧为主要特征。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为什么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在泱泱天朝?中国传统文化不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发展就无从谈起。短短几句话,尽管文采奕奕、激情充沛,但是表现出了认识水平上的欠缺。比如“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为什么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在泱泱天朝?”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及显得并不是非常妥当。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这是一个学术性相当强的比较历史问题。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看,杨振宁等学者认为西方世界由于欧基米德几何学的较早出现,使其逻辑方法很早就已经相当成熟。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这种逻辑思想相对比较欠缺,制约了自然科学理论的深入发展。也有人认为,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世界中世纪时期过于封建、腐朽、黑暗,造成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出现,从而引发了近代工业革命。再有,也有人认为海洋文明更容易出现经济的革命、技术的革命。这也就是所谓的“地理决定论”。再看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中国传统文化不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发展就无从谈起。”显现了作者认识上的粗糙。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存在,我们必须去研究、去扬弃。但是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已经无法改变了。至于打造新文化,这个问题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依靠“文化的改变”来解决现实问题,很有些纸上谈兵、空谈误国的味道。我们的申论文章中很少从“改变文化”的角度去论述解决现实问题。因为这样的角度并不是我们在现实行政行为中能够真正去解决问题的实实在在的办法。而第二篇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写到:“我们应拓展政府采购政策的扶植、引导功能。支持国内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生产。建立完善财税政策激励机制,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使创新经济得以高速发展。”这样的论述非常现实、具体地提出了利用政府采购的扶植和导向功能来倡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扶植民族创新产业。通过完善财税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完全可以操作的政策进行引导、支持的办法,才是我们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手段。我们再举一例。第一篇文章和第二篇文章中都使用了“引用”这种修辞。第二篇文章引用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1月9日科技大会上宣布的十五年科技发展目标。这种引用时代最强音的方法是我们申论写作中所提倡的。因为党和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是高瞻远瞩、统领全局、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反复调查研究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引用时代最强音是我们申论文章中非常有力的论据。对于我们在申论中常用到的时代最强音,笔者会在后面的章节专门为大家总结。第一篇文章也用了一个引用修辞。引用的是《诗经·大雅·文王》中的诗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相对而言,这样的引用就缺乏时代性了。而且由于这句话被晚清“维新运动”所引用作为理论基础之一,造成了在现代汉语中“维新”一词有着其特定的含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符号,与我们今天打造创新经济的思想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在此引用显得不是非常恰当。最后再举一例。第一篇文章的结尾写的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欲称霸世界,经历创新都是必由之路。”这样的认识太粗糙,甚至是错误的。和平崛起才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篇文章的结尾写得相对就比较好了。谈到中国是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智慧源远流长举世公认,肯定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又强调了我们今天的历史责任和我们打造创新经济的伟大意义。总而言之,第一篇文章反映出了文章作者理论水平的有限,政策认识的粗糙。尽管有着较强的文学写作能力,但是申论文章不是高考作文。第一篇文章是不可能得到较高的分数。一、写作重点不同折射出思考问题的水平不同。(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这两篇文章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分析了打造创新型经济的必要性。后一个部分是分析了如何打造创新型经济。第一篇文章重点在强调为什么要打造创新型经济,第二篇文章侧重论述的是如何打造创新型经济。打造创新型经济是目前我们的经济战略重点之一,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花过多的笔墨去谈论为什么要打造创新型经济,相对来讲价值就有限了。事实上,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我们提出问题并不困难,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分析清楚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能够真正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也就是说,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申论考试的一个重要测评内容。这一点是考纲中所强调的,是申论考试作为人才测评考试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多年来申论试题中所体现的。同时,我们对各类社会问题的应对,既是我们党和政府各项基本政策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各层公务员每天所从事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难,而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和目标。所以多数情况下,申论文章要求考生能够将如何解决问题作为答题的重点。(注意,这里说的是多数情况下,有特殊要求的申论文章考题例外。相关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再与读者深入讨论。)很多申论考试最后的申论文章其要求都是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至少解决问题要占一定的篇幅、比重。因为在现实中,没有什么社会问题(或者说申论主题)是只需要谈论,而无需去解决的。第一篇文章的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是在论述为什么要打造创新型经济,这样的比重是不合适的。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