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88344
大小:61.4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3
《矛及盾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3)标出自然段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三、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吋,由矛和盾各自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了“集优者胜”的道理。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
2、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一一坦克的实际应用一一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四、教学方法(一)阅读法(二)讲授法(三)对话法五、教学过程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止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咗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发明坦克的过程”。4•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
3、的问题的能力。5、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6、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发明坦克的过程”。学习难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孑和盾的集合》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范写“矛”“盾”“集”)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呢?总结提出的问题:(1)、题目中的“集合"是什么意思?(2)、叩和盾是怎么集合的?(3)、矛和盾集合的结果怎
4、样?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2、认读词语矛盾坦克雨点般左抵右挡庞然大物戳chuo难以招架大显神威自卫进攻⑴自由读(2)个别读(3)三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一:什么是“集合”?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个词语或者是一句话来说说“集合”的意思。(学生找岀后板书: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师:你们看,把不同物体的长处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就是这篇课文当中“集合”的意思。解决问题二:解决“矛和盾是怎样集合的”(一)、体验比赛情景发明家是怎么把矛和
5、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合二为一的呢?我们来看一场他和朋友的比赛吧(课件出示)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1、谁来读读这段话2、你们觉得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比赛呀?(紧张、激烈)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3、理解“难以招架”面对如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是怎么做的?现在老师就请你们来当一当这位发明家,我做你们的对手,我们来体验一下当时的情景,好吗?(全体起立)我这里有一根很锋利的矛,你们的盾在哪里?我可要刺过去了?(上下左右、上上下下……)
6、我来采访一下,你什么感觉?(累,挡不住)用这里边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难以招架”4、谁愿意用朗读来展示一下当时那紧张激烈的场景?(二)、感悟发明过程这发明家呀,就是从这场比赛中得到启示,一步一步思考,最后发明了坦克,找三个同学来读读发明家思考的过程,第2、3、4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看看发明家到底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想出了什么办法?1、发明家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填表:盾太小)他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填表:钻进铁屋子)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盾太小钻进铁屋子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那个铁屋子,现在发明家就躲在那个铁屋子里,对方的矛
7、再一次如雨点般刺来,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结果()是啊,一枪都没有戳到发明家,矛也断了,想到这样一个办法,发明家实在是太高兴了,让我们带着发明家的这一想法,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chuO不到我啦!先有学生个别读,再有老师范读2、那现在钻进这个铁屋子去和朋友比赛,可以吗?发明家乂发现了什么问题?(填表:不能自卫)那怎么办呢?(开小洞,伸出“矛”)课文中的“矛”字加了什么符号?这是真正的矛吗?表示什么意思?(枪口、炮口)3、同学们,现在
8、发明家已经把矛和盾结合在一起了,可是他还不满足。他接着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读准“履带”出示图片)4、过渡:同学们,发明家发现了问题,他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做的和别人不一样,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做做这位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发明家,谁来读读他的思考过程,注意看看加点的地方应该怎么读。(2位)我和你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