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72735
大小:87.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2
《英专综合教程综英第2版何兆熊unit2、4、9、11、12单元课文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Unit2BardsoftheInternet1.电话的发明,产生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书写过时了。诚然,全职的写字工仍然存在,包括记者、学者以及职业写手。大型商业中心仍然很有必要保留一些能草拟备忘录、会议纪要、新闻稿或者合同的人。但是在举笔和拿起话筒之间选择的话,大多数人都会走便道,让手指——有时还有大脑——休息片刻。2.与之相比,当前计算机网络上发生的现象就更为惊人了。每个夜晚,当人们本应该看电视的时候,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用户坐在键盘前,点击进入“电脑服务”、“奇才”、“美国在线”或互联网,并开始打字——发
2、电子邮件、发布信息、聊天、夸夸其谈、谩骂,甚至创作短篇小说和诗歌。当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正在淘汰莎士比亚时代的媒介时,网络世界正经历着18世纪以来信件书写最为迅猛的发展。3.“我确信电子邮件和网上会议正在教会整整一代人写文章是多么有用,可以灵活到何种程度,”《旧金山纪事报》的专栏作家乔恩·卡洛尔这样写道。石山图书出版社的编辑帕特里克·尼尔森·海顿把当今的电子公告板比作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文字盒”:这是个小盒子,盒内的文章在多人间传递,每人经手时都会增加一些句子。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副主编大卫·塞维尔则将网络写
3、作喻为马克·吐温在19世纪60年代在旧金山所发现的文学景象,“当时人们将新闻报道嫁接到夸张的民俗传统故事之中,创造了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更有甚者,有人想起了汤姆·潘恩和美国革命时期政治小册子作家,甚至还想起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古腾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令一代英国作家沉迷在语言之中。4.可是这种比较又引出一个问题:如果说当今的网络写作代表了某种复兴,但为何这么多网络作品又如此糟糕呢?网络写作可能会低劣不堪:文体拖沓、漫无边际、愚蠢幼稚、不合语法、拼写糟糕、结构不当,有时甚至毫无内容可言,正如网络上典型的短信息所示
4、:“嗨!!!1!我觉得金属乐队酷毙了!1!!!”5.当然,原因之一就是电子邮件不同于常规写作。“你得把它看成是‘写下来的话’,”康涅狄格州西港镇的文学作品经纪人杰勒德·凡·德·勒恩如是说,此人是最近在网络上窜红的文体家,“这种东西和咖啡屋里的闲谈相差无几,但和书信相差甚远。它们不用储存保留,而是要删除遗忘。”许多网络公告内设“实况”计时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文字处理器,这类公告以分钟收费,往往一小时后不给提示就自动关闭。6.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网络作家多花一点时间都能生产出惊世之作。网上许多小说和诗歌都属
5、二流水平或者更差,这倒并不足为怪,因为入这行的门槛太低了。“在现实世界中,”芝加哥诗人玛丽·安妮·穆罕拉吉说,“文学作品要出版,要做非常辛勤的劳动,这自然就剔除了大量的垃圾。而在网络世界,区区几次按键就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给成千上万的读者。”7.但是尽管劣质诗歌充斥泛滥,网络上仍有珍宝可寻。以笔名“记忆术”发贴的华盛顿律师迈克·戈德温讲述了乔·格林的故事。格林是克雷公司的技术文档撰写人员,他通过犀利地批评在一个名为“娱乐·艺术·诗”讨论组上发现的诗作,将这个行将湮灭的讨论组变成了名符其实的诗歌创作工作坊。这触怒
6、了一些人。他们说,如果他是个诗神,为什么不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诗作?”戈德温回忆说,“他不但发表了自己的诗作,而且把他们彻底镇住了。”还有格林的《缘定明尼苏达》,一部记录他与一位网络写手会面的仿史诗作品,则成了互联网上备受尊崇的经典之作。该书开篇写道:“实际上我去见马克的时候,打扮得像《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人物。您一定认为这太难了,但我想给人留点印象。”8.与此同时,在那些平庸点的技术与政治讨论组,大量写手纷纷涌入,频频鼓噪,以期夺人耳目,于是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法则开始应验。芝加哥的软件设计师乔恩·巴格说:“网络上
7、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在风格上下功夫。”网上的好作品通常风格明快、机智简练。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卡毕兰诺大学的写作教师克劳福德·基利莲说,“网络媒介偏爱简洁。它的思想单元就是简短的段落、公告式的标题和单行的句子。”9.有些最为成功的网络作品是在网上会议中产生的。写手们通力协作,思想相互碰撞,最后擦出火花。最好的例子或许可以首推加州索萨利托市颇受记者青睐的社区网站“井”的公告板。此处讨论的水准通常很高,包括《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好几家出版机构都曾经节选刊登过“井”上的内容。10.奇怪的是
8、,在网络上行得通的事在纸上未必也能行得通。网络写手可随意用奇怪的缩写和用标点符号构成的“笑脸”——那些表达日常交谈中的眨眼、笑容和怪相的笑脸——点缀自己的文章,而且行文十分流畅。另一方面,从书本和杂志上复制的美文贴到网络公告板上,却往往显得冗长虚假。职业作家如不根据这种新媒介与时俱进,作出调整,要与反应敏捷的网络写手一争高下,只能沦为自以为是的吹牛狂人。在华盛顿《传播日报》负责报道网络文化的记者布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