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

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

ID:32231625

大小:6.14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2-01

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_第1页
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_第2页
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_第3页
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_第4页
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姓名:范双翼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指导教师:余英豪20090301福建医科大学2009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模型的改进及治疗的初步研究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整给药方案和实验周期,进一步提高N.甲基.N.亚硝基脲(MNI7)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瘤模型的成瘤率并降低死亡率;利用此种动物模型,采用原代培养方法,以期建立一个新的淋巴瘤细胞系/株;以小鼠T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株为模型,研究淫羊藿素(ICT)是否抑制其增殖,并就其作用机制

2、做初步探讨;研究ICT是否抑制州U诱导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的裸鼠移植瘤的增殖。【方法】1.第一部分,选用6"--'8周龄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实验组66只,对照组14只。根据体重于第1周腹腔内注射MNU诱导液,分为3个剂量组(G1、G2、G3),剂量分别为50、50、100mg/kg体重;对照组(GO)14只,经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50mg/kg体重)。第5周,G1、G2实验组第2次经腹腔内注射MNU诱导液,剂量分别为50、70mg/kg体重;对照组(G0)与G3实验组经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50mg/kg体重)。注射后观

3、察动物一般情况,对濒死及死亡小鼠进行解剖观察。第25周采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全部小鼠,解剖检查胸腺淋巴瘤的发生及其他脏器情况。应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所选抗体有CD3、CD20、TdT及PCNA),对诱发的胸腺淋巴瘤及其侵袭脏器进行研究并鉴定肿瘤细胞来源、分型。2.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诱导的胸腺淋巴瘤模型基础上,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机械分散法获取肿瘤细胞混悬液,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3.第三部分,研究ICT体外对EL-4细胞作用及机制:应用MTT比色法检i贝UICT对EL-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ICT对EL

4、-4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RT—PCR技术检测ICT作用后EL-4细胞2福建医科大学2009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Bcl.2、P2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通过比色法检测ICT作用后对EL.4细胞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的影响。4.第四部分,建立MNU诱导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的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研究ICT对移植瘤的作用。设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及ICT高、中、低三个浓度组,每组5只裸鼠。高、中、低浓度组分别按每只每次腹腔注射ICT0.5mg/kg、1.0mg/kg、1.5mg/kg进行给药,阴性对照

5、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一次,连续10天。阳性对照组每只每次腹腔注射10mg/ml,0.2ml(共2mg)环磷酰胺,隔天给药一次,共3次。末次给药后24小时,处死裸鼠。称量离体瘤块重量、计算抑瘤率,对瘤组织及心、肝、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检测ICT对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第25周,83.3%(55/66)实验组小鼠产生胸腺淋巴瘤;包括5只死亡小鼠,死亡率7.6%。55例胸腺肿瘤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胸腺结构破坏,代之以弥漫分布的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细胞形态一致,胞质稀少,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显著,核分

6、裂象多见,可见“星空’’现象。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CD3和TdT。2.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机械分散法获取肿瘤细胞混悬液。接种48h后活细胞率由98%±1.5%降低为30%±3%,无法传代及继续培养。3.ICT对EL-4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TT比色法试验显示ICT能明显抑制EL-4细胞增殖,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该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呈量效及时效关系。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ICT可诱导EL-4细胞凋亡。RT-PCR显示,以40“mol/L的ICT处理EL一4细胞6h后,bcl一2、P21基因的mRNA表达下

7、调。比色法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检测显示40、809mol/LICT作用6h能够显著增强EL.4细胞Caspase.3酶活性,也可同时增强Caspase.9酶活性。4.ICT作用前后,虽然裸鼠移植瘤大小等无明显差异,但在光镜下可观察到ICT中、高剂量组(1.0mg/kg、1.5mg/kg)中均有1例出现明显增多的固缩细胞及较多核碎屑。【结论】福建医科大学2009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通过调整给药方案和实验周期后腹腔注射MNU,可诱导小鼠产生胸腺T细胞淋巴瘤,成瘤率较之前67.5%提高为83.3%,死亡率较之前10%

8、降低为7.6%。2.体外原代培养C57BL/6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未获成功,培养条件及方法尚待摸索。3.ICT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系通过下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