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

ID:31802056

大小:56.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_第1页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_第2页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_第3页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_第4页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体会王道龙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民康医院(吉林长春130041)[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08)09-0060-01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病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称病,后者称症。对高血压病的辨治,百家争鸣,辩证分型不完全统一,治法各异。木人多年的临床观察,诊疗,遵循蒲老:临床证型多,症状复杂,虚实夹杂,寒热兼有,多脏受累,扑朔迷离,压制不易,然辩证着眼木质之教,兹将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痰浊内阻:患者,男,65岁,退休教师。2007年5月160就诊。主诉:患高血压病20余年,近来头胀重伴晕。症见:体型偏胖

2、,体重83kg,身高1.72m。问知:胸闷气塞,头晕重。步履不稳,长期服多种降血压,降血脂,胆固醇的中西成药,曾先后出现高血压危象而5次住院治疗。实验检查:血压166/98mmHg,靴形心脏,左室扩大;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正常偏高。面色暗滞,大便结滞不畅,日2〜3行,尿短频,量少色浊,口淡粘腻,脉细涩。四诊合参,诊断为高血压,证属痰浊内阻,治宜益气通络,涤痰化浊。方用葛根白僵蚕汤(自拟)加减:葛根、车前子、生山楂、黃茂各30g,白僵蚕、半夏、南星、怀牛膝各15g,远志、郁金、石菖蒲、丹参、赤芍、桃仁、当归各10g,桂枝5g,蟆蚣3条。15剂,每日一剂,水煎2汁,混合分2次温服。1诊服药,自觉

3、头脑转清,身感舒适,血压稳中有降(158/96mmHg),药证相对,效不更方续服7剂,大便调,小便清长,肢体皮肤打皱,诉说胃中有嘈杂感(饥饿),血压150/92mmHg前方减桂枝量,加黄15g,又服7剂,自觉诸症大减,肢体轻松,体重下降5kg,血压150/88mmHg,劝再服10剂后改用小柴胡制剂调理气机,调畅气血。时作随访,血压稳定在140/90mmHg左右,奔走于股票市场。按:此类高血压为实性高血压,病情比较复杂,古人云:“肥人多气虚”,“肥人多痰湿”。痰浊是机体代谢失调的产物,也是致病因子,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残阴残阳”,病理特点是“以虚为本”,脏腑日虚,阴阳渐衰是中

4、老年发病的根基。患者退休后,多卧少动,又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中运不健,水湿内停,化为痰浊,上蒙清窍故头晕胀重,中阻心肺,气机不畅,通调不利,故胸闷气塞,便不畅,尿短浊。面色暗滞,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涩等气虚阴邪痰浊内阻,气血运行不畅之象。总之,痰浊内阻型高血压,益气通络推痰浊,燥湿利尿化痰浊遂为治疗之关键。用半夏,南星,远志,石菖蒲,白僵蚕涤痰开窍;黃茂,车前子,牛膝益气利尿排浊;山楂,丹参,赤芍,桃仁活血通络,葛根,蟆蚣解肌解痉,扩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全方益气通络,涤痰化浊,并随证随变化加减,痰热盛加黄苓,夏枯草;寒凝甚加桂枝,当归等定获良效。(2)阴虚瘀阻:患者,女,62岁,退

5、休工人,2001年5月18日就诊。主诉:有遗传性高血压史,近来头晕廿糊耳鸣。症见:体形消瘦,体重43kg,身高1.56m。问之家你患高血压,早年实发脑溢血猝死。本人10年前体检,诊患高血压病而提前退休,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丹参片等一-般性降压药。一直神倦乏力,胸闷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血压始终在舒张压90〜lOOmmHg,最高102mmHg;收缩压140〜160mmHg之间,胃纳尚可。大便偏干,2〜3日行,小便短少,色黄,口干不欲饮,夜唾易醒多梦。实验检查血压148/94mmHg,左心室偏大,血糖,血脂,胆固醇正常,血浆、全血黏度超高,血质偏红舌下瘀筋,舌苔薄黄,脉弦细o四诊合参,诊断高

6、血压,证属肝肾不足,阴虚瘀阻。治宜滋阴和络,平肝潜阳,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生地,玉竹、葛根、黃茂、石决明、鳖甲各30g,山药、枸杞、黃苓、怀牛膝各15g,萸肉、丹皮、泽泻、菊花、羚角片(先煎)各10》每日一剂,先后2次煎服。服药5剂,烦热有减,头晕有瘗,血压150/90mmHg,治守前法,上方加生白术30g益气通便,续服7例,自觉诸证瘗,大便调,小便清,血压142/86mmHg前方去羚角,加川贝母10g以加强滋潜之力,再服10剂,血压128/82mmHg,体重增加2kg,患者厌煎煮汤药不便,因此改用杞菊地黄口服液继续调治,每日3次,每次10ml(支),连用半年有余,不定期来院复诊,精神爽,气

7、血好,血压正常。按:此类高血压为虚性高血压,临床相对少见,中医认为乙癸同源,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水不涵木,肝阳亢越,肝风内动而作风眩。当前,医学研究已日益注重症状与降压的同步效应着手,因为血压升高不纯粹是消极的病因病理破坏,血压升高是体内为了克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流供求不平衡所作出的代偿反应,所以治疗上不应当只是压制血压升高,而应以全面改善血流供求关系,积极扶持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患者肝肾亏虚,阴津不足,血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