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孕妇学校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保健中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孕妇学校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保健中应用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保健作用。方法随机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孕妇学校模式,按照孕妇学校教程,有计划、有步骤、多角度全方位、个体化实施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健康教育,集中讲解,分头指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孕妇并发症、胎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O1.2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2]对门诊24〜28周孕检者进行糖耐量筛查。口服50g葡萄糖,1h后静
2、脉血糖27.8mmol/L者为异常。对异常者予口服75g葡萄糖(DGTT)。正常上限空腹静脉血糖5.6mmol/L,服糖后1h10.5mmol/L,2h9.2mmol/L,3h&0mmol/LoGDM诊断方法:任意两项空腹血糖三5.8mmol/L者;DGTT四项中两项异常者;任意一次血糖上11.10mmol/L,且空腹血糖25.8mmol/L者。1.3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育方式,实验组釆取孕妇学校方式,具体内容如下:孕妇学校由妇产科、内分泌科联合主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或其丈夫参加,每半月第2周六下午
3、开讲,由经验丰富的内分泌、妇产科医师护师主讲。集中讲解,分头预约一对一指导,内容涉及孕期多方面,重点是控制血糖,登记建卡,发放资料,对于相关措施要求领会掌握。根据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落实知识掌握情况,必要时重复指导,并利用电话、网络、走访等方式对院外及出院患者进行跟踪指导。因为许多措施需要通过孕妇或其家人自己实施,因此措施要具体、细致、可操作。1.3.1孕妇学校教程A怀孕知识1课时介绍怀孕常识、孕期母体变化、胎儿各期变化、重要的检查时间窗、防病优生知识,提醒
4、母亲重视孕期保健。B妊娠期糖尿病知识1课时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带给母体及胎儿的异常变化,帮助母亲增强控制血糖的信心和决心。C控制血糖的方法3课时介绍如何运用饮食、运动、胰岛素等有效方法满意控制血糖。D监测血糖、胎心、胎动的方法1课时及时掌握母体及胎儿状况、各种措施的有效性。E焦虑情绪的控制1课时随时调整情绪,防止影响血糖及胎儿。F危急情况的处理1课时学会识别处理危险情况,确保母婴安全。G预防感染1课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皮肤等发生感染。H安全度过产褥期1课时介绍产褥期注意事项,保
5、障母婴安全。1.3.2孕妇学校系列保健护理措施①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讲解指导孕妇认真听从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妊早期即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最大限度改善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②做好心理护理GDM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抑郁情绪等(22%)[3],孕妇学校安排专科护士,耐心细致地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加强孕期保健,特别是控制好血糖,并请以往的成功孕妇现身说法,增强了对孕妇学校严格措施的执行依从性。还应鼓励孕妇和谐处理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及上下级关系,创造有利于身体内、外环境稳定的良好氛围,以
6、便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环节。③饮食调节饮食控制是稳定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的重要方法,根据妇产科医师、内分泌医师、营养师的会诊安排,提倡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多样化。饮食安排结合孕妇的口味、喜好、习惯,体现个体化特点。每周监测血糖,保持空腹血糖以往孕妇大多信任医生,轻视护士。我院孕妇学校开设以来,挑选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的护师、主管护师担任主讲。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沟通能力、说服技巧得到锻炼迅速提升。护士的气质风貌、责任心、敬业精神得到充分展示,赢得了信任,增进了感情,拉近了护患距离,提高了
7、孕妇配合管理的依从性。本研究证实,健康指导多层次、全方位,个体化、灵活多样、点多面广,庞大的信息量和众多的需求,彰显孕妇学校确为良好的健康教育阵地,只是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护士编制应同步跟进。护士自身素质提高亦应高度重视。总之,孕妇学校对于妊糖病母婴健康意义深远,降低并发症效果显著,是妊糖病孕期保健的较好形式,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王蔚军,崔咏怡,王达平,等.妊娠期孕妇情绪状态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9(19):45-47.[2]熊艳,梁奕栓.餐后不同时间急性运动负荷对NI
8、DDM患者的降糖作用[J].中山医学大学学报,2000,21(5):360-362[3]荣晓萍,刘溯.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9,6(16):3802-3803.[4]莫怡芬.63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体会[J].全科护理,2009,7(10A):2622.[5]郭益萍,王建东.妊娠期糖尿病65例孕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0,9(6):539-540.[6]陈小琼,刘敏之,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