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85737
大小:57.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摘要: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培养应用性人才是大众化教育的根本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应用意识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应用意识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关键词:高等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92-02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产业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社会对应用型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传统精英化高等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这就要求高等学
2、校不仅要培养有知识、有教养的学术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和基层工作人员。高等教育要完成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大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高等数学是理工农医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传统教学以系统的传授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为主要目的,侧重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符号性和计算性。再加
3、上传统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歪曲了数学课程的学习目的,忽略了数学应有的实践应用过程。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的理论知识很少能被直接应用于实践,真正起作用的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因此在高等数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外,更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高等数学教学规律,探讨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应用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一、大学生的认识特点人的认识过程和认知能力是多层次、多结构的。思维是认知的核心,影响整个认识过程的发展。认知的发展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大学生
4、的一般认知能力已使他们正确地感知和理解教材,也能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他们已具备在大学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观察、理解、巩固、应用和创造的基本认知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处理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他们对事物的观察有时还不够明确、系统性较差、观察无顺序、精确性不够、以至观察效果不佳、从而过早下结论等问题。大学生的感觉、知觉十分敏锐,思维成熟发达,记忆力极强,对周围实物特别是新事物、新知识反应迅速,比较敏感,语言表达力普遍较高,因此在教学法中应注意的首要问题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大学生主动去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二、重视数学史
5、教育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只讲公式、定理、概念和纯数学应用等,不讲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也不讲它们如何发展的。虽然数学公式、定理和概念非常重要,但是数学史知识对于理解这些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传统数学教学改革的有力工具。数学史揭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数学史揭示了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中的地位与影响。通过学习数学史,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掌握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内涵,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介绍数学史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增加学生的
6、知识面又可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从史实中理解高等数学的知识方法与产生的历史背景,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创立一门新学科的艰辛,结合课程,以史为线,使学生学完这门课时,既有该门课的知识线条又有这门课的历史线条,两条线可以平行、相交,也可以重叠。渗透数学史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定理的产生、发展、应用等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过程的体会和理解,形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女口,在极限概念教学中介绍极限概念的历史,使学生通过从古希腊数学家安提丰的'‘割圆术”了解极限思想的起源,在刘徽、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及牛顿寻求“瞬时速度”过程中极限思想
7、的发展,柯西给出了极限的近似描述性定义,极限理论不断完善,最后由维尔斯特拉斯给出了极限的精确定义。数学史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三、加强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联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脱离实践的传统高等数学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材大多是一些单纯的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和逻辑运算,内容编写枯燥无味,缺乏可读性;高校教师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强调单纯数学问题的解答。另外,高等数学内容抽象、逻辑性理论性强,许多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薄弱,普遍感觉
8、数学难以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