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

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

ID:31669708

大小:65.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_第1页
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_第2页
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_第3页
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_第4页
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探究邱吟佳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摘要:动态对等翻译观是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最引人瞩□的理论,对国内外翻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在介绍动态对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欧亨利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及李文俊的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角度对译文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探讨了动态对等理念和文学作品翻译的契合性,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关键词:动态对等;《警察与赞美诗》;文学翻译;作者简介:邱吟佳(1991—),女,江西南昌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

2、17-05-29Received:2017-05-291概述论及二十世纪为西方翻译学界做出杰出贡献的语言学家,尤金奈达可谓是先驱式的存在。他是翻译理论语言学派中交际理论派的开拓者,提岀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其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此过程屮他对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丰富的翻译思想和理论,譬如翻译的四步式、核心句的概念、读者反应论等。在其诸多的理论建树中,最受翻译界瞩目的当属“动态对等”理论。对等翻译观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引发了翻译从业者们的热烈探讨。部分学者认为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翻译理念中以静态标准衡

3、量翻译质量的局势,从而开拓了新的思路。其“舍形求意”的内涵也与许多名家的翻译理念相吻合,如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以及朱生豪的“保持原作之神韵”。“动态对等理论增加了翻译的灵活性,使译者能够在源语和目的语处于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下自由灵活地采用更为有效的变通手段”[1](P91),由此,转换法、重构法等形形色色的翻译技巧应运而生。然而,也有部分学者持质疑观念。他们批判的焦点集中在:是否完全可行、是否亦适用于汉藏语系、是否过分归化会导致源语特色文化丧失。除此之外,动态对等翻译观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也是近年来争论的热点。部分学者认为,在

4、文学翻译屮,若过分强调可懂性和交际性,会致使语言过于简单,使得文学原有的魅力大打折扣[2](P109)。而笔者认为,动态对等理论所倡导的讲求自然避免生硬、归化式译法、顺从读者喜好等观点对具体文学翻译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纵观前人对于动态理论的阐述及其和文学翻译适配性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对于动态对等原则及其衍生翻译技巧在具体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效果研究甚少。因而笔者在此选取了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为语料,试图从奈达提及的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四个层面对该小说的汉译本进行分析和评述。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构

5、思巧妙,语言讽刺而幽默。他善于设计故事情节,在层层铺垫中让冲突愈发激烈,最后以意想不到的结局让整个故事峰冋路转,看似意料之外,实属情理之中。《警察与赞美诗》是其代表作Z—。故事的主人公苏比贫困潦倒,居无定所,为了能去监狱熬过彻骨的寒冬,故意屡次犯罪:去饭馆吃霸王餐,破坏设施,偷人家的伞,骚扰妇女。然而这些都没能让他如愿进监狱。故事的最后,当他无意中听到小教堂里传出的赞美诗,感动万分,幡然悔悟,决定走出堕落深渊,开启人牛新篇章的时候,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抓获。这个看似可笑的故事除了展现下层穷苦人民卑微无助和无以安身立命的窘境[3](P126)外

6、,也对美国不公正的畸形社会和黑暗的司法体制进行了谴责。《警察与赞美诗》早在民国时期便传入了中国,可以说是我国读者认识欧亨利的开篇之作。本文列举的译例均选自李文俊先生的译作。为了将小说的风趣幽默表现得到位、传神,遣词造句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他以归化和意译为主要思路,在忠实的原则上,使用了许多别出心裁的翻译技巧。2动态对等理论奈达于1964年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对等”这一表述。在5年后出版的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中,他对翻译的概念做了重新定义,使其对等理

7、论进一步完善。奈达将翻译分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导向。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关注“诗与诗、句与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对应”[4](P129),即以源语为取向,强调译入语中的信息要尽量和源语中的不同元素分别对应,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原文语法、词汇和句法结构等特点。与之相反,动态对等要求“从语义到文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物再现源语的信息"[5](P495)。从此,奈达将评判的标准转向读者,认为译文读者和译文Z间的关系与源语读者和原文Z间的关系是否一致,才是检验翻译优劣的关键。在这种模式中,译者不再局限于形式或结构,转而关注意义

8、和内涵,进而通过更加自然的表达方式来再现源语语境中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动态对等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对等。奈达进一步指出动态对等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