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7525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漫谈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漫谈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 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课程标准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作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应当引人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素材,将生活素材巧妙地转化为作文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一、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 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与观察的能力,鼓励其将生活与作文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也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理
2、解生活化教学理念,并适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尤其是学生的作文写作中。 1.作文生活化教学乐趣 教师应该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主动去描述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快乐地在写作的海洋里遨游。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进步得更快,也会让教师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作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4 积累生活经验,丰满写作细节。作文虽来源于生活,但是必须高于生活。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主动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并加工成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故事的真相,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例如,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带领学生
3、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参观展览、郊游等,让学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社会的绚烂多姿,从而可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整合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创立生活化情景,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景,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例如,我们可以定期地为学生组织一些专题活动,比如母亲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描述和妈妈相处的故事,表达对母亲的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生动的描述,提高语文作文的写作水平。 巧妙调拨,实现生活素材与作文素材的转换。由于初中生生活经历的局限性,他们可能无法轻易地将生活素材巧妙地整合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因此,作为教师,我
4、们要循循善诱,与学生一起探讨相关的作文素材,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描述生活中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写出生动的作文。 二、初中作文生活化的实践 1.命题要生活化4 作为教师,在给学生命题作文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更多的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关注的生活内容,以及他们经常涉及到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到位,是每个老师写作课中最期待的结果。例如,在我们组织学生出去郊游时,学生不免会被郊外优美的环境,漂亮的花花草草所吸引。那么,这正是我们给作文命题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写《郊游的一天》
5、,他们有各自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一定能表达出真实情感,写出精彩的作文。 2.指导要生活化初中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初中生难免有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例如,有一次,我刚进教室准备开始上课,结果看到教室的地板上很多纸屑,我没有着急上课,也没有说话,就默默地把教室里面几个明显的地方的碎纸片捡了起来。事后,有一次写作课,我们班级写《最难忘的一件事》时,很多学生都把这件事写在了里面,而且触动都很大。显而易见,这些微小的事情,学生都会注意观察,而且会将其整合为作文素材的。 3.写作过程要生活化 初中生的发展
6、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各自喜欢科目并不相同,对作文的喜爱程度也不同。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地去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到一致。布置下去的作文,如果有些学生实在有困难,可以多让学生思考几天再交作业。不能让学生为了作文而作文,这样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只能事倍功半。 4.作文讲评要生活化4 一个学生的作文不管写到什么程度,都是其付出努力做到的,我们都应该尊重。在作文讲评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作为主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比较优秀的、精彩的作文,还有进步比较大的学生作文,都可以让其在课堂上朗读一下,和学生一起探讨精彩之处。这样,既可以增加其自信心,又可以让其他同学得到学习。不仅如
7、此,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篇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做指导。相信这样下去,学生一定会进步很快。 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树立素质化教育的思想观念,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作文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中学(36226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