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5678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冶金技术专业建设必须以服务冶金行业发展为总体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培养,实现“中高职”合理衔接。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使之成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课程及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冶金 引言 当前冶金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很大,冶金技术专业必须担负起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提升冶金技术专业的服务能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
2、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中国创造战略目标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1人才培养目标7 冶金技术专业要坚持以冶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炼铁、炼钢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或仿真实训场所为根本,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紧紧围绕冶金行业和经济的发展,校企共同合
3、作打造围绕烧结、炼铁、炼钢、精炼、连铸等重要岗位的冶金技术专业,建立以“职业引导,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为方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冶金行业提供教育和技术服务,将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钢铁冶炼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2专业建设重点内容 2.1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学院多年与冶金企业相互依存、密切合作的关系,建立校企战略合作长效机制,搭建行业平台,实施校企合作教育,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融合、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训有机衔接,工作与学习相互交替、各类实训交叉进行,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 在独立实训方面,主要有三种方
4、式。第一阶段进行识岗实训,是指在开设专业课程之前,学生到天钢、大无缝、天重、荣程等合作企业去,感受冶金生产的氛围、培养职业情趣,对现场设备、工艺及条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阶段生产实训,是指在每一重点核心领域课程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密集实训,从而加强对此领域的深刻认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第三阶段是顶岗实训,即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之后到岗位上去,由企业工人带领学习操作规范,掌握操作技能。 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实际钢铁公司生产岗位确定课程体系,从而根据冶金生产行业具体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学习内容。 2.2校企密切对接的办学体制7 加强与
5、地方产业发展综合部门的互动,把握区域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及时调整专业布局,进行改革、改造。在专业建设上,要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增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能力。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通过建立产业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校企互动机制,加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在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过程中,广泛深入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与企业一线师傅进行探讨,确立冶金技术专业的核心领域和岗位。校企合作开
6、发教材,以生产实际出发,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引入教材中,从而开发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实训教材。 本着“相互需要、互惠互利、相互参与、相互依存”的原则,创新校企对接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情感”机制,建立“保障”机制。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开展在职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冶金生产的主要工种的技能鉴定。通过为企业员工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区域职工技术水平,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 2.3强调实训的育人方式 成立融生产性实训、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冶金技术实训中心,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工位充足的校内生
7、产性实训基地。以“校中厂、厂中校”的培养模式,在校内设立“烧结生产实训车间”“真空感应炉生产实训车间”;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或仿真实训场所为根本,建立炼铁、炼钢校内实训基地――“炼铁仿真实训室”“炼钢仿真实训室”“7炼铁、炼钢模拟实训室”;与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重江天实业有限公司、天津轧三集团、天津中兴盛达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教学和实训等设施,将实训教学安排到企业进行。 学院与山东星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年进行一次“星科杯”学生技能大赛,系部负责,学院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
8、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激励体制作用。另外组织教师职工技能大赛,教师之间进行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