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436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常见错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常见错误 文从考生的角度切入,从考生答题容易犯错的地方进行诊断,这样,可能会使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有更强的针对性。 错误一:一叶障目,不能立足全诗 病症在答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时,有些考生忽视了对诗歌的整体把握,而更看重出题点所在的诗句,这样在理解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时就容易出现一叶障目,从而忽略整首诗的错误。 病因考生犯这样的错误,实际上是盲目追求快速答题的心理造成的。其实,能够快速答题固然很好,但保证答题的质量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古代诗歌鉴赏的答题时间控制在15~
2、18分钟较为合适,超出这个时间会影响其他题目的作答,而少于这个时间则有可能没弄懂诗歌大意,导致在理解上产生偏差。此外,命题者在出题时,往往是立足于诗歌整体的,所以虽然题目中考的表达技巧是对诗歌中某部分的理解,但是考查点往往是和整首诗歌息息相关的。考生如果为了求快而只重点分析相关的部分词句,必然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处方①初步了解内容。对于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之前要通过阅读初步概括其主旨,辨识诗歌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整首诗歌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理解关键诗句、解答题目打下基础。②5揣摩
3、深层含意。古代诗歌的作者以诗歌为载体表达的情感、观点和态度,其表现方式有别,手法各异:或直白张扬,或含蓄隐晦,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因此,考生必须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③理解关键词句。遇到古代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时,要把速度稍微放慢下来,认真、仔细地阅读。考生只有圈定关键信息,在分析表达技巧时才会迅速准确地把握要点。 例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
4、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9.(略) 试题提供的是一首写景咏物词,这类作品通常涉及景与情的关系问题。题目指向性很明确――问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所起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等。词的前两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风雨依旧吹打不停,残红满
5、地,沾泥不起。这两句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第三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但是本词的感情旋律仍旧低调。因为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一层暮色。暮春景色中抒发的这种“哀”5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有的考生忽略了前面词句的内容,仅仅把关注点放在第三句和第四句,认为雨过天晴,情绪理应欢快,结果导致答题失误。 【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
6、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错误二:知识贫乏,捕捉不住技巧 病症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不是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含在材料的关键句段中,有待考生捕捉发现。有的考生知识贫乏,缺乏捕捉表达技巧的能力,以致落入命题者设置的圈套,作出错误判断。 病因考生为什么会缺乏捕捉表达技巧的能力?一是知识储备不足,不清楚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哪些内容,不了解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二是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题干的要求,甚至对其中带有启示性的意思领会不了,或者产生误会;三是不能抓住
7、关键,由于不能把握诗歌和表达技巧之间的关系,对诗歌内容既不能迅速形成整体意识,又不能深入分析,故而归纳概括的技巧不能抓住主要内容和实质而显得偏颇。 处方①明确概念范畴。表达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表达技巧可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②熟悉常用手法。③5辨析易混手法。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常常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手法,如衬托和对比、借代和借喻、渲染和烘托、借景抒
8、情和托物言志等。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要弄清它们的区别。比如: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例2(2014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试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9.(略) “卷帘尽放春愁去”,从“放……去”看,作者把“春愁”已经物化,运用了拟物的修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