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0772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日益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多媒体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8-01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当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
2、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地概括、推理、总结得出来的,人们无论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还是将物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实际,都离不开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然而,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大气压强的知识,电、磁场等的知识,光、声波等的知识,这些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物质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了。如果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与物理教学研究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这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一、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6 传
3、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信息技术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用于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创设生活场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物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体味到物理的价值所在。如在《机械运动》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
4、再现飞行员在空中抓子弹的动画,并闪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的字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弄清楚不罢休的状态,有意注意就会长期指向和集中于学习内容上,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实验本身对晶体的纯度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实验条件较难控制,操作不当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如果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观看相关的课件,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观察到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同时动态描绘出其“熔化和凝固曲线”。这些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
5、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如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有关现象的特点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 二、使抽象的、静态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提高学习效率6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化静为动,将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代替教师冗长的讲授,很多难于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易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观察演示后也易于接受新的教学内容。 比如,“分子运动论”,学生是看不到物质内
6、部分子的运动的,因此难以理解,可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分子运动和碰撞的过程;气体的扩散现象比较快,学生也能理解,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所发生的扩散现象,需要几天后才能看到现象,至于固体的扩散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这时,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加上“特技”,就能把这两个实验的现象很快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其中的原理,而无需教师反复讲解。 三、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相整合,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
7、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要想方设法去认识、去探索、去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的浓厚兴趣,积极地推动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营造的氛围中,油然生趣,主动参与,轻松愉快地接收新信息,掌握新知识。 如在《惯性惯性现象》一节学习中,可设计一题:先切入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再闪现:“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6的问题,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分小组自主探究,学生自主
8、解决问题,教师只作小结。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