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8126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互动学习”是在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与沟通,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交互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注重的是学生阅读后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仅仅来自于课文,它需要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需要其他相关的作品的介入来引起共鸣。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
2、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一、师生互动,首先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
3、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师生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4 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切磋、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
4、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二、师生互动中,还要学会尊重学生 童心无忌,童心无邪。孩子们头脑里充满着幻想,小学书中有不少课文内容选文优美,既密切联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又有利于启迪孩子们的智
5、慧,激发想象,这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例如《春雨的色彩》一课,一个“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的提问足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课堂上,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春雨是蓝色的,因为天是蓝色的。雨是从天上下来的啊!”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春雨是五颜六色的,落在草地上是绿色,落在杜鹃丛中的是红色,落在油菜花上的是黄色。”还有一个学生激动地大声说:“老师,我有一个办法让花草树木都变成黄色,那就是让天下黄色的雨!”看着他们一张张兴奋的脸,我想孩子们已经在自己的想象与争议之中明白了“4春雨对大
6、地的滋润”。孩子们心中的春雨是那样自然、那样随意、那样奇思妙想,妙趣横生。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心理自由,尊重他们的观察,尊重他们的体验,尊重他们的审美差异,鼓励他们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取得孩子们内心的认同,才能在他们身上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春雨润物细无声”。 三、充分交流是实现师生互动的良好纽带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空白地带”,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学生常有问题,才
7、能常会思考,常有创新。要实现由生疑到无疑的转换,需要对文本的不断叩问,不断探究。 交流是师生在课堂中基本方式之一,学生要明白老师的讲课内容,老师要明白学生说什么。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心里话,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推动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心渴求,把这些作为交流的场所地点;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增强学生的交流的勇气,哪怕学生问的问题是很幼稚的、回答是错误的。作为老师,更多的要鼓励,要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促进教学的互动。 如在课堂中有些部分学生不太集中精力,往往都低头看书,听不见
8、老师说什么,一旦被老师提名,就会不知所措。这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地不要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用有趣的典故、笑话、小故事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适时适当地交流、引导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 没有互动,就没有交往,就不是教学的本质。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的存在或发生。因此,课堂上运动就是交往,即教师与学生间互动,学生与学生间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