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807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初中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阶段,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的基础积累阶段,直接关系着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中学。数学是初中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学科之一。本文对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初中数学教育的各个特点入手,探究如何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掌握能力。从而达到高成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育;方法探究;课堂质量;数学能力 一、数学教育的特点与教学难题:4 初中数学教育有着自身的
2、特点:和其他初中学科相比,数学教育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性,不容易理解,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容易让学生在某个阶段无法跟上,形成学习断层。但是数学的学习又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形成断层后,又会给继续学习带来影响和困难;数学教育中公式较多,需要进行记忆,所以说数学的学习并不是理解就可以或者聪明的孩子就能学好数学,也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把公式背熟理解透彻,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能力,从而提高成绩;数学教育需要一定量的练习,理解只是浅层的能力提高,要能够做到自己形成思维模式,对题型能够审懂,在记忆中划分类型,掌握通法,在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提高了数学的解题能力,这样的
3、能力必须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实践,形成规律,总结划分才能具备;初中数学教育在教学时面对的是十几岁的孩子,人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孩子们还不具备良好的自制能力,在学习中出现容易疲劳、好动、分神等状况。这对孩子们完全接收课堂讲解的知识信息,也造成了障碍。以上这些都是初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材施教,因特施教,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难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数学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探索 初中教学阶段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不断探索,结合效果,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法使用了
4、多样化手段: (一)交互式教学 针对初中学生耐力差,好动等特点,如果单纯采用讲授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知识点印象浅。所以在讲授的时候,要大量提问,做题,或者以实际题目,提出下一步解题方法的问题。学生们往往喜欢答对,获得肯定与认可,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更一步提高,同时在交互中凝聚关注力,加强对知识点的认知,总结自己的错误并自主积极的学习。 (二)任务式教学4 在初中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适当穿插采用任务式教学手段。在上课之前,教师认真准备课堂知识点,将学生需要了解的问题,需要进行的认知,并利用知识点进行解题。在解题后进行知识划分,采用了那些知识
5、点,属于那类题目,解题方法通常有几种。把这些以任务的方式布置下去,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遇到难题教师给予指导,在各组形成报告书之后,教师在全面的进行总结,弥补报告书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吸取学生中的心得,丰富教师教案。这样的方法,适合于数学综合性题目的解题联系,让学生不但会解题,还有形成模式,理清解题脉络。遇到类型题目可以一眼认出,举一反三,成功解题。 (三)进度规划,摸底调整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该决定着教学的进度,教学中既不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按教学计划,每天定量不变。需知教学进度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预先规划
6、,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是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服务的。所以,要常摸底,通过提问、通过作业、通过模考、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哪里有难题,多少学生有同样的问题,是单独解释,还是需要重新对知识点讲授。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知识断层,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教师在课堂讲授时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寓教于乐 教学不仅仅是枯燥的,抽象的。初中数学教育更应该如此。课堂中长期学习中学生与老师的疲惫、沉闷的气氛都不利于教学的进行。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小的笑话,一个激励人心的鼓励,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从而再次让课堂活跃,提升
7、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4 本文对初中数学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问题主要来源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两方面。同时从主要解决途径入手,对如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进行了分类说明。篇幅有限这里仅仅列举了几种重要的方法。当然相关的方法与手段还有很多,比如建模、以练代讲等等。 综上所述,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解决初中数学教育效率低的难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童莉.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汤强.7-9年级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与表示[D].西
8、南大学2009[3]杨豫晖.数学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