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0940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项脊轩志》的理性抒情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项脊轩志》的理性抒情艺术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诗人“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笔意清淡,而感情极深,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抒情效果,其抒情充满着理性的艺术特色。 一.理性的抒情由记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现出来 《项脊轩志》的取材对象是一些极平常的家庭琐事,这些琐事,又大都是最能引发作者失落感的事件。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凡再变矣。”伴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离析日益加剧,待到创作此文时,作者已目睹了十
2、余年来的家族变化,“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由篱到墙,百年老屋被瓜分,家庭成员的心理隔膜也不断加深。家庭呈现出它的无序与败落。作者没有就家族变化发表言论,只是用平静的笔墨将现状展现出来,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悲凉与无奈。可以说家庭的败落离析是归有光内心痛苦的来源之一。 写母亲和祖母,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所记叙的,不过是先前母亲曾在何处站过,曾有过一些什么对话,那段往事似乎也很平常,却同样洋溢着淳厚的人情味。然而就是这些平淡处,最为关情。“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垂问,和“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3的自语,
3、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励,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以上回忆,看来不过是家庭生活中的小事,然而“一枝一叶总关情”。 写亡妻,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只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日常的一些琐事。文章看似平静但曾经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妻子离世便是十三年中最悲切的一件事。只写妻子亲手种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然而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正是归有光情感寄托和倾诉的唯一对象了,此时的树便是妻,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能想象到在作者的心中这段记忆、体验、此情此景勾起的情感
4、就像火山一般,一股情感的热流在地下运行,归有光却把它压制隐藏起来,只通过平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正如钱基博所言,“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 二.理性的情感由细节和场景的描写表现出来 《项脊轩志》另一个特点就是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和场景的描写表现情感。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此节在全文最具文采。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抒写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这些无一不是对项脊轩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无一不是作者
5、内心喜悦得意之情的抒发,即“至情语言”3。究其深意意在表现作者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只是作者把情感融化在景物之中,凭借景物的形象诉诸读者,蕴藉含蓄,委婉动人。 《项脊轩志》的细节描写特别感人,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写母亲“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写祖母“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
6、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些细节场面并不壮观,人物并不众多,笔墨并不繁琐,但那感人的情景,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人唏嘘不已。再比如叙写自己的妻子,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场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移情于物,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悼亡之情跃然纸上。 总之,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淡淡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恰如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乃是
7、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是可以移评归文的。 古人云: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垂世而远行。当然情不真,也无法惊天地泣鬼神。有斯人,方有私情;有私情,方有斯文。 牛卯林,教师,现居甘肃清水。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