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ID:3116441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对语文教学效益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随文点拨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情感,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着濡化的作用;驾轻就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给学生一种大匠运斤的感受;开阔的教学视野和触类旁通的启发,给学生开辟出柳暗花明的学习效果。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以下思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93-01  一、不可忽视的两点作用  1、教师不能忘了文本的感染作用。  2、教师不能忘了教师的

2、感染作用。  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目光,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从文学教育中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悟、理的启迪。这必须要求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要从文本中养育学生丰富的情感,增强他们的陶冶性或审美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也着力挖掘文本的深层内容,适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施教中提升“情味教学”。  教师的感染作用表现在语文教学上的突出特点是感染力强: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引导学生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创造一种“教师---学生----教材”4三者之间自然和谐融为一体的最佳境界,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情受到陶冶。这要求教师首

3、先就是要有教学激情。著名学者马寅初先生讲课,读讲义,讲的激动时,往往走下讲台,挥动胳膊,言辞密集。一些坐在前排的学生说:“听马先生上课,要撑雨伞。”  二、语文课的核心问题是“引导”,语文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关心“解决”了多少问题,更应该关心“引出”了多少问题。“引导”的好的语文课才是效率高的语文课。  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讲;一篇课文,可讲得太多。那么,对于一篇课文的分配就很难断定。但不管怎样,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感知。即“该讲的言简意赅的讲,可讲可不讲的

4、坚决不讲,没有什么好讲的就干脆一句话都不要讲,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评论,教师只提供几个思路,在关键的几个地方点拨一下。思路性的东西不妨多讲,具体性的内容一定要少讲。  三、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其根本的特点是工具性学科,因此,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应融于听、说、读、写中,而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应在听、说、读、写中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听潮》,学完文章后,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口头作文:听音乐作文。老师挑选音乐中的名曲《赛龙夺锦》让学生先仔细听,然后要求学生根据

5、平时经常接触的赛龙舟的情景,把音乐中表达的场面口头表述出来。学生将在《听潮》中学到的手法巧妙的运用到作文中。如讲“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好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奋战起来”巧妙的搬到新的场景中,生动的描写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4  四、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要避免学什么讲什么的做法,要做到知识讲解到位,知识拓展必需。有些问题,一旦拓展出去,很难讲清、讲透。对于这样的话题,要“避实就实”。  舒婷的《致橡树》涉及到一个人的爱情观,有的老师就让学生大谈“爱情观”,以致难以评价,老师又缺少恰当的引导。而有的老师话题一转,峰回路转

6、,由理解舒婷作为一个“女性”阐述的“爱情观”转向作为学生、子女怎样对待“亲情、友情”的讨论,尤其是引导学生体味“母爱”:“母爱”是双向的,不仅是单方面的奉献,更需要子女的付出,以及怎样付出。足见其驾轻就熟的教学能力。又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有的老师大谈而谈文中的“死亡”意识,整节课笼罩着一种恐怖氛围,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五、处理教材时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难度高的课文,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有的老师片面强调了它的信息功能,语文课上成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专业课、知识课、信

7、息课。教师在课堂上大谈美学理论,谈“虚实相生的艺术”,谈“残缺美”,谈的学生云里雾里。而有的老师深入浅出,引导学生鉴赏国画艺术:水的浩淼无际、山的巍峨高耸等;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体味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浅”不是肤浅、粗浅,是“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贵浅显”,找准教学的突破口。教学要“浅出”4,教师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则必须深入。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六、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传授的方式:要让学生知道的“具体”知识,就简化过程,

8、直接展示;要让学生理解的“抽象”知识,就要讲清、讲透;要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知识,就要启发及时,引导到位,讨论充分。  以高三试卷讲评课为例,现在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的“满堂问”,老师则“满堂答”。殊不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