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84787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运作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运作机制研究 摘要: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是指由单位或个人创办的社会组织,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提供社区事务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社会事业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就业和救助服务等七大类主要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公益孵化、项目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制度,致力于形成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提升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自治、自决意识,提高社区自我管
2、理能力,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区服务;运作机制 公益性社会组织,根据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民政局的界定是:"承担面向社会,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民生保障的公益服务,具有社会性、保障性、民生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的社会组织,包括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公益性社会团体。具体是指:(一)为孤、残、老、幼等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二)从事救助、救灾或具有慈善性质的社会组织;(三)为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
3、出要8"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民间服务组织,重点培育发展为社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的组织和公益慈善、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近年来,各地政府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也积极推进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使公益性社会组织成为现代公共服务的新型载体。 一、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社区服务的定位 (一)提供服务:政府职能转移和公民需求回应 从发达国家的定位来看,公益性社会组织应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不仅仅是给政府起拾遗补缺的作用。公益性组织扎根基层,比政府更能体察民情,对社区居民公共需求具有相当敏感性,因而能以灵活的方式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
4、需求。因此,我国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亦应立足于居民认同率和需求程度最高的社区公共服务和以弱势群体需求为目标的社区福利服务,突出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和发展取向。 (二)价值倡导:公共精神与社区意识 哈佛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指出,一些具有社区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社区拥有大量积极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推崇团结、公民参与以及整合。[1]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精神的象征,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内部的交流与协作以及与社区内其他组织的平等互动形成了一定的价值和规范如平等互惠、博爱、互助、参与、宽容、奉献等,以此来引导和调适社区成员之间的
5、关系。公益性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紧紧围绕自身使命,通过发挥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社区认同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并运用其沟通力量将松散的居民凝结成共同体。 (三)资源整合:资源存量和资源增量8 建立在组织化之上的公共精神和公益追求使社会组织具有较强的资源动员、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的能力。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资源整合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资源存量开发和寻求增量资源[2]。一方面,公益性社会组织可以利用其独特的资源配置机制,调动闲散的社区资源存量投入社区公共服务,使社区内的存量资源获得最大化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公益性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网络整合社区外的
6、社会资源投入社区,形成社区的资源增量。 二、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运作机制 西方国家立足于市民自治,对社会组织有比较完善的引导和扶持体系,不少发达国家以非营利组织为主提供社区服务,因而具有较为丰富的运作经验。如新加坡政府作为无所不管的强势政府,其对民间组织的管理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严格的法制,二是简便的登记。严格的法制保证了民间组织在规定的法律框架内运作,而设立手续简便又使得符合法规的民间组织有较自由的空间,从而在维持和谐稳定及公众期望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其治理理念可以归纳如下:(1)简便性原则:设立手续简便,易于
7、操作;(2)客观性原则:对公益性判断标准客观、明确;(3)自律性原则:尊重民间自主,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4)透明性原则:采取便于公众理解和运用的方法;(5)灵活性原则:顺应时代变迁,灵活改变[3]。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亦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公益孵化、项目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制度,努力形成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 1、创设公益组织孵化器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投身于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却往往苦于公益组织的初创时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2006年1月,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NPI)
8、在浦东新区注册成立。2007年4月,该中心在全国设立首个"公益孵化器",应用"政府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和公众监督、社会公益组织受益"的孵化器模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