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24401
大小:15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课题荆轲刺秦王设计教师授课教师时间年月日第周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二、过程与方法:①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通读课文②反复朗读,涵咏体会,在诵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三、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重点难点掌
2、握文中重难点实虚词及特殊句式,体会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教法教具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目标定向: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②反复朗读,涵咏体会,在诵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一)《战国策》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
3、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教师导入(2分钟)确定目标(1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二)作者介绍: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原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
4、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三)时代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
5、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四)听录音字词积累:1、生字注音拜谒(yè)濡(rú)缕变徵(zhǐ)淬(cuì)火忤(wǔ)视图穷匕(bǐ)见(xiàn)八创(chuāng)箕(jī)踞揕(zhèn)之偏袒(tǎn)陛(bì)下拊(fǔ)心瞋(chēn)目樊於(wū)期怒叱(chì)翦除(jiǎn)自刎(wěn)目眩(xuàn)杀戮(lù)学生阅读《战国策》,筛选重要信息,记忆。(2分钟)学生阅读作者介绍,筛选重要信息,记忆。(2分钟)学生阅读背景材料,筛选重要信息,记忆。(2分钟)学生听录音阅读课文,结合学案完成生字注音(15分钟)荆轲刺秦王教学过程设计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
6、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目标定向:①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②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三、自学指导整合文言知识:(一)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而燕国见陵之耻(“陵”通“凌”,欺侮,欺凌)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日以近矣
7、(“以”通“已”,已经)(二)古今异义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生活贫困,经济困难)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流眼泪今:流鼻涕)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露出一只臂膀今:偏向,袒护)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对待今:遇到,碰到)(古:刻毒今:有深度)(三)词类活用⑴名词做状语进兵北略地(北,向北)函封之(函,用匣子)发尽上指冠(上,向上)又前而为之歌(前,向前)目标定向导学:(1分钟)学生归纳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3分钟)学生归纳本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