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

ID:3054947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_第1页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_第2页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_第3页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追求有效教学,构建“人本”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作为一门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价值在于整合人文地理、历史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并教会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应做到情景化、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智慧蓬勃,情感飞扬,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2、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如上《有多少人为了我》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警察,我好像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还有的学生

3、说:“4没有了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生了病就没良方医治了。”学生通过这些假设,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另外,我又选择跟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学校做为重点,通过播放保安员的话,既让同学感受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让他们对照以往的生活习惯。在感情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还原生活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强调真实性,倡导结合实际的生活,让儿童在自己回味、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并给儿童以切实有效的生活和道德指导。四年级上册《

4、逛商场》力求引导学生在购物体验中了解选购商品的常识,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购物的愉悦,以成为文明、理智的小顾客。学生对商场是熟悉的,对购物是充满兴趣的,而关于商品是否物有所值,购买时要货比三家,精打细算,量力而行等常识是很少会去关心的。那么怎样在教室这个有限的空间去突破以上难点呢?笔者结合教学创设了一次家庭剩余物品调剂购物活动。课前,师生共同把实验室布置成一间漂亮的“超市”,让学生把家里剩余的玩具、用品、图书、食品等展示出来,标上价格,取上生动有趣的名字,学生可以等价交换或讨价还价地购买。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深刻地体验了购物的过程和合理消费的道理。亲身体验购物的

5、学问。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4  三、延伸时间,沟通课堂内外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然而,由于受课堂四十分钟的限制,许多活动只能匆匆结束,草草收场,流于形式。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许多孩子还游离在品德与生活融合的边缘时,下课的铃声就将他们拉了出来。所

6、以,我们要灵活地延展活动时间,开放课堂,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早做安排,给足时间。如在对《春天来了》主题的探究时,我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孩子们做好活动记录,观察日记,你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随时写一写你发现的东西。以及图片、资料的搜集,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春天的图片,或者动手画一画,或者鼓励学生动手拍一拍。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我还应该及时地去督促、检查、反馈。如在上《看我多精神》这一主题时,除了课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以外,课外还要多监督,检查,多做评价,既保证学生活动的持续进行,也利于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行为落实更实在。充分的时

7、间让学生对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新课程的三个特点。“教”是为了“学”4。所以,这次课程改革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谈教学的改革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

8、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