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ID:29678582

大小:10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2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3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4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 《消化和吸收》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中的第2节,这一内容是全章的知识核心。上节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那么接下来要掌握的便是食物在哪里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是怎样消化的?营养物质怎样被吸收的?本节围绕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酶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展开,通过图片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归纳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并要求明确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们

2、消化系统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平时接触也较多,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对于其结构和生理功能却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设计思路对于这一节的知识,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食物在消化系统内到底怎么样被消化、吸收的知识还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所以在设计我以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3、为课堂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内化学习热情,来获取有关本节课所涉及的教学知识内容,为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不应满足于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目标,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会分析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改进实验的思路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让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是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四、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确

4、认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过程与方法完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探制变量、设置对照组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介绍人类发现酶的历史,通过科学史教育,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兴趣。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消化腺的作用;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2.难点: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五、教学方法

5、(1)探究式教学法;(2)直观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六、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相关的实验准备:烧杯、方糖、水、试管、1%淀粉溶液、碘液、温度计、酒精灯七、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引入: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白质、淀粉、脂肪等)有转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那么谁来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呢?(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问题:什么叫消化?消化有哪几种类型?物理性消化:食物的细化和软化(牙齿

6、――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胆汁是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对脂肪起到乳化的作用)。提问:什么是酶?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分析:酶的来源(活细胞产生)、酶的功能(催化作用)、酶的化学本质(一种特殊蛋白质)。设疑:假如我们口里嚼着馒头,米饭,细嚼慢咽有什么特点吗?(会变甜)为什么会变甜呢?(馒头,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不甜的,有可能淀粉在口腔内发生了变化?)淀粉发生没发生变化,我们怎么知道呢?方法:用碘液检验,淀粉遇碘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演示实验:唾液淀粉酶的

7、作用1.用自制唾液收集器收集唾液1~10m1,放入试管中备用(取唾液时,可轻轻咀嚼浸醋的棉花或其他食物,以增加唾液的分泌)。2.将2支试管分别编为1、2号。在2支试管中都放入1cm长的生面条和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这时可看到2支试管内的生面条外表均呈现蓝色。3.向1号试管内加入lmL清水,并轻轻振荡;向2号试管内加入lmL唾液,并轻轻振荡。同时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水浴(放人盛有37℃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其温度的恒定。约经5~30min后,取出试管观察,看到1号试管中的生面条仍呈现蓝色,而2号试管中生面条外表的蓝

8、色已消退。实验器材:干淀粉,大、小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碘液。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步骤实验项目试管121淀粉糊2ml2ml2注入新鲜唾液——2ml3注入清水2ml——4370C水浴10分钟是是5滴加碘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