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02990
大小:263.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1
《八年级数学上册2.7二次根式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7.1二次根式(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2.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学习重、难点: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复习引入】1.如果,那么x叫做的。2.一个正数有个平方根,其中正数的正的平方根,也叫做的,记作,如:5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课堂探究】一、自主探究1.观察下列各式,,,,(其中b=24,c=25),上述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2.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叫做被开方数。归纳:对二次根式
2、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1)二次根式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必须满足__________,当________时,二次根式无意义;(3)在二次根式中,可以是一个____也可以是含字母的__________;(4)二次根式是的_______________,所以。二、合作探究1.按要求计算下列各式,讨论以下问题:(1)= ,= ;= ,=;=,=;=,=.(2)用计算器计算:= ,= ;=,=.问题1: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可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
3、:从你上面得出的结论,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其中的字母a,b有限制条件吗?2.认真阅读课本例1,理解其解题过程、格式,并化简下列各式。(1)(2)(3)观察:化简以后的结果中的被开方数又有什么特征?什么称为最简二次根式?3.认真阅读课本例2理解其解题过程、格式,并化简下列各式和回答问题。(1)(2)(3)问题:(1)你怎么发现18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的?你怎么判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2)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时,你有哪些经验与体会,与同伴交流。【课堂练习】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A.-B.C.D.x2.取什么
4、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1)(2)(3)(4)3.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1)(2)(3)4.化简(1)(2)(3)【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课后作业】课本第43页知识技能第2题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导学案2.7.2二次根式(2)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探索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学习重点: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法则的应用学习难点: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复习引入】1.什么是二次根式?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请举例说明)2.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1)(2
5、)(3);(4)3.化简:(1)(2)(3)【课堂探究】一、自主探究1.把公式,分别反过来得即:二次根式相乘,根指数不变,被开方数相乘;即:二次根式相除,根指数不变,被开方数相除.运用公式,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二、合作探究(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应用)1.认真阅读课本例3,理解其解题过程、格式,并尝试进行计算。(1)(2)2.认真阅读课本例4,理解其解题过程、格式,回答问题:(1)二次根式的运算顺序与实数的运算顺序一样,先算,再算,最后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对二次根式的运算同样适用。(3)计算:3
6、.认真阅读课本例5,理解其解题过程、格式,回答问题:(1)二次根式的加减过程中,怎样的二次根式才能进行合并?我们将具有这样特征的二次根式成为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再把分别合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与合并同类项类似。(3)计算:【课堂练习】1.下列二次根式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2.下列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1)()(2)()(3)()3.数学理解(1)两个有理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结果一定还是有理数吗?说明理由。(2)两个无理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结果一定还是无理数吗?说明理由。【课堂小结】说说本
7、节课的收获?【课后作业】课本第45页知识技能第1题(1到4)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导学案2.7.3二次根式(3)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有关运算。2.能从具体问题出发选用恰当方法,灵活运用法则解决具体问题。学习重点: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有关运算。学习难点:能从具体问题出发选用恰当方法,灵活运用法则解决具体问题【复习引入】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A.B.C.D.2、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4、计算:(1)(2)(3
8、)【课堂探究】一、自主探究1、自学P46例6(先根据法则自己计算,再参考课本解答过程进行订正答案)例6计算:(1)(2)(3)(4)思考:对于第(3)题,你还有哪些做法?试一试,看看结果是否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